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此组报道推出后,在广大读者尤其是残疾人中引发共鸣,近日,嘉兴一位残障人士致函本报,呼吁——

鼓励残疾人平等融入“中国梦”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因各种原因所导致残疾者,都是一个占相当比例的人群。在欧美发达国家,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似乎并不是一个特别突出的社会问题,以笔者粗浅的观察,除了欧美国家的人民能自觉地平等对待残疾人之外,欧美国家便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无障碍设施非常完备,广大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感受不到由于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任何不便。

  在欧美,广大残疾人能够在无需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请注意:“无需他人帮助”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说它是残疾人尊严的具体体现!),非常方便地进出地铁、上下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上有一个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放下和收起的供轮椅车上下的斜坡),残疾人乘坐飞机、进出商场、饭店、医院或上厕所等,都可以说是如履平地,没有任何困难!美国法律规定:每一幢建筑物在新建或装修改建时,首先要满足无障碍设施方面的要求,否则就不能通过竣工验收。良好的无障碍硬件设施,以及社会公众对弱势人群的友善,极大地增强了残疾人的自信心和活动能力。

  而在中国,残疾人在求学、就业、择偶、创业等诸方面都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我本人就亲身经历过种种艰辛。我生活在嘉兴,肢残三级,现年50岁。在上世纪80年代初,高等院校的招生体检这一关,就把广大残疾人求学深造的人生梦想给掐掉了。我是通过自学完成了浙大法学院本科全部课程。直到1987年才出现了如“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那样的专门向残疾人敞开大门的高等院校。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一再呼吁之下,人权和法治的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不少高等院校已开始有条件地接纳身体有缺陷的学子入学,但更多的高校则顾忌日后可能因为身体有缺陷的毕业生就业率方面会拖后腿,影响到自身在高校就业率排行榜中的名次而婉拒残疾人、罕见病患者,甚至连“患者”也称不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受高等教育的正当权利。

  我曾多次与基层的人大代表谈起过,要根本性地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需要双管齐下,即:一方面需要公共财政有足够投入,让整个社会在无障碍设施的硬件方面得以上一个大的台阶(比如:没有盲道、坡道的公共场所,应当尽快建设起来;已有盲道、坡道的公共场所,要不时地检查督促,以防止这些盲道、坡道人为被堵,成为摆设;每个城市要如医疗急救、消防应急、水电抢修一样,尽快建立起残疾车快速维修的公共服务平台,以解决下肢残疾人出行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应该在观念上将残疾人视为平等的社会成员。这一点上需要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和知识群体首先带头!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并鼓励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强素质,从而实现他们每个人平等融入社会的具体的“中国梦”。

  社会环境的友善和平视,与残疾人自强不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根本之所在!

  现在,社会上对于残疾人就业的问题,有一种不正确的偏见,总认为残疾人是社会的负担和累赘,需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或帮扶措施才能安置、消化、吸收,从而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生计问题。窃以为:只要社会无障碍设施完备,只要领导干部、公职人员、知识群体率先垂范,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平等地对待残疾人,为残疾人创造友善的外部环境,通过激发广大残疾人自身的潜力,残疾人也是同样能够参与到社会竞争中来的。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我相信绝大部分的非智力残疾人,都能根据各自的特点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广大非智力残疾人非但不是社会的负担和累赘,而且他们完全可能也完全可以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吴晨(作者系残障人士)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鼓励残疾人平等融入“中国梦” 2015-03-17 2 2015年03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