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职业·教育

专业是否对口 不能决定“诗和远方”

  ■徐振宇

  又是一年招生季,在紧张的考试之后,紧跟而来的就是填报志愿。而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这一切并不轻松,它与高考成绩一样牵动着每个家庭的心,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路途。

  在我看来,不管你就读的是什么专业,除了自身专业素养需要提高以外,关键要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养。人的一生中难免遇到“理想”与“现实”脱节的时候,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升级,个人“改行”的频率在加快,“跨界”更是稀松平常的事。所谓技多不压身,如果一个人具有较广的兴趣、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学习能力,无疑就能较快地熟悉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新的成就。

  事实上,就业时专业对口与否并不能决定“诗和远方”。演唱了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的流行音乐家刘欢,大学时就读的是国际关系学院法国文学专业;高晓松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读了三年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当科学家,后来写出了《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脍炙人口的校园歌曲。刘、高两人大学时读的专业与进入社会后从事的职业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这并不影响两人事业上的成功。就算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他读的还是杭州师范学院的外语系呢。

  条条大路通罗马,成才的路径总会有所不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高校拥有的众多资源无疑能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快速提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环境育人。甚至可以这样说,大学已成为人生经历的必备阶段,少了它会是一种遗憾。而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上大学就是人力资本的投资,在大学阶段多学一些本领无疑对于将来从事的职业会有莫大的帮助。


浙江工人日报 职业·教育 00003 专业是否对口 不能决定“诗和远方” 2016-06-17 2 2016年06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