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人文

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城市之一,唐代时,古宁波生产的丝绸,销往日本后被称为“唐绫”……

宁波时尚文化的岁月记忆

1915年效实中学教员合影,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一起并不违和。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淡紫高领中袖夹旗袍。
宁波妇女,在没有摩丝的年代,能把头发梳成这样十分不易,这种扫帚式发型即使在今天也可以算是相当前卫。

  ■冯盈之

  古代时尚面料出宁波

  古宁波曾称明州。唐代的明州有一条巷子,叫纺丝巷,是官营织锦坊的所在地,地址就在今天宁波市开明街和南大路交合处的三角地,就是这个地方,是当时世界时尚的源发地之一。

  《光绪鄞县志》在“纺丝巷”条目中作案语说:“鄞自唐至宋皆贡绫。巷盖为贡绫时,杼柚郡聚之。”杼柚(轴)为旧式布机上管经纬线的两个部件,“杼柚郡聚之”,说明在纺丝巷聚集有大批织锦布机在织丝织品。唐代这里的官营锦坊生产的吴绫和交梭绫,是专供皇室贵族制作服装用的面料,也供岁时赐与,堪称当时唐代面料的时尚名品。

  据载,唐代纺丝巷官营织锦坊丝织品的花式十分丰富多彩。从丝织物的品种来看,有绫、锦、绢、绸等数十品。尤其是吴绫、交梭绫不仅质量好,品种多,而且色泽鲜艳。各种贡绫,是一种主要用于夏季穿着的衣料,轻飘精美,鲜艳夺目,穿着凉爽,朝中认为“质量之好,世上少有”。

  唐代宁波生产的丝绸销往日本后,被称为“唐绫”,受到日本朝野的喜爱。其除远销日本外,还通过海上丝路输往高丽、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国家。

  明清时期,宁波还生产深青宁丝、白生丝、平罗纱、白绉纱、红线,青熟线及白丝、农丝、荒丝等五素丝纱。清末,鄞县樟村、密岩一带,年产生丝5万余斤,不但丝产量大,而且丝织技术极高,所产的“吴绫”被称一绝,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所写的《吴绫歌》诗云:

  未若吴绫夸独绝,大花璀璨状五云。

  交梭连环泯百结,濯以飞瀑之赤泉。

  ……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吴绫”的“独绝”,反映了当时宁波丝织技术的高超水平。

  除了精美的丝织品,古宁波还出产有棉麻名品。宋时,明州麻织品已极为著名,如象山女儿布,与平江府(今苏州)昆山药斑布、江西虔布齐名。象山所产苎布,因质细而被称为“女儿布”,誉驰四明地区,亦有远输海外。

  南宋末,宁波地区已种植棉花,而元代植棉业和棉织业更是繁盛。《元一统志》有记录说:“余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桥。”余姚“小江布”又称“余姚老布”、“细布”、“越布”。因余姚旧属越地,故余姚土布又称之为“越布”。早在东汉时期,余姚生产的“越布”就闻名全国。据载,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时,就产布7.7万匹,元代时又以“小江布”风靡全国,至清代则更是“家家纺纱织布,村村机杼相闻”。到了明清时期,则有“浙花出余姚”之说。清代诗人高杲在《棉花》诗中写道:

  四月始下种,

  七月花开陇。

  白露一零雪球拥,

  松江淮北棉不重。

  浙花出余姚,

  群芳谱中特选挑。

  可见其声誉之隆。

  “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庞杂不可名状”

  清末民初,我国城市男子服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不可名状”,这种服饰的多样性延续至20世纪20年代时,表现在宁波城镇,是男士传统的长衫、马褂与中山装、西装并存,中西合璧的套装——长袍、礼帽、西式裤、皮鞋配伍,庞杂亦不可名状,穿着的人亦很自信,引领一代潮流。

  同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喜欢穿一种简便的西服,被称为“学生装”。

  柔石于1929年写作出版的小说《二月》中有一段关于萧涧秋的描写,指他“身穿者一套厚哔叽的藏青的学生装,姿势挺直。足下一双黑色长筒的皮鞋。”《二月》描写的江南小镇芙蓉镇,一般认为其原型,就是1924年柔石任教过的普迪小学所在地慈城镇。

  这时的女子服饰更是呈现丰富多彩的景象。创修于1933年的《民国鄞县通志》在叙述有关宁波人衣饰方面的改变时说:“五十年前敦尚质朴,虽殷富之家,皆衣布素,非作客喜事,罕被文绣者。海通以还,商于沪上者日多,奢靡之习,由轮舶运输而来,乡风为之丕变。私居燕服亦绮罗,穷乡僻壤通行舶品。近年虽小家妇女,亦无不佩戴金珠者。往往时式服装,甫流行于沪上不数日,乡里之人即仿效之,有莫之能御矣。”

  上海的服饰现象在宁波有最直接的反映,如当时妇女的头饰——发髻,受上海影响,时常变化。《民国鄞县通志》特别提到,“其初被纷如蝉翼,曳于脑后谓之假后鬓,后即以己发为之,其翼蝉缩而短小,谓之真后鬓。洎苏沪之风侵入,改为蟠髻,谓之上海头,亦日大头。清季或效日妇之装,倒挽前额之发作半环形而蟠髻于顶。及辛亥革命则加髻于前额,谓之兴汉头。旋废而为双鬓垂于脑后,旋又改为一髻。”

  到上世纪20年代,女子流行穿着上衣下裙,上衣有衫、袄、背心;款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领、袖、襟、摆等处多镶滚花边,或加刺绣纹饰。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至于发型,盘发成横“S”型,称“爱司头”,亦有前额留“刘海”,前刘海的样式,也不完全一样,有一字式、垂丝式、燕尾式,等等。

  此时,改良旗袍开始流行,上世纪30年代,变化丰富,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先是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甚至流行起没有领子的旗袍,旗袍的袖子以及长度变化也很多变。

  上世纪40年代,在女子间,还盛行手工编织毛衣,于是,于旗袍外着对襟毛衣,亦是当时的一种风尚。当时,风行一时的,还有一种美国产的化纤长袜,在宁波被称为“玻璃丝袜”。宁波滩簧老剧目《王阿大游宁波码头》有这样的唱词:“长筒丝袜玻璃做,高跟皮鞋木屐拖”,时尚之风可见一斑。

  宁波老话折射宁波服饰文化变迁

  宁波悠久的服饰文化,以及服饰潮流的变迁,在宁波老话中,也有很好的体现。

  有的用服饰形象地比喻人。比如“大襟布衫”,本义为一种前襟盖住胸前的传统服装,通常从左侧到右侧,盖住底衣襟。—般小襟在右,大襟在左,大襟从左向右覆盖小襟,一直伸到右腋下侧部,然后在右腋下系扣。在宁波话中,因“大襟”与“驮进”(拿进)谐音,所以用大襟布衫借喻一心只想拿进钱物的人。老底子,宁波各地,穿着大襟布衫是很普遍的。

  有的直接反映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比如“司卫铁”一词,说的是一种针织绒衣,是英语“sweater”译音,又称“卫生衫”;又如“派克大衣”,即风雪大衣,是英语“parka”译音。

  有的直接记录了传统服饰现象。比如“粘头树”,是一种叫“粘头树杆”的刨花,将其浸泡在水里后,水就成了粘性的液体,旧时妇女梳头以其汁水抹头发,利于梳理定型,且散发出淡淡的芬芳,还具有润发乌发之功效。“粘”,宁波老话读“泥”。“粘头树”原料是榆树,在宁波用“粘头树”比较普遍。

  有的则折射出服饰审美观念的变迁。有些老话描述的打扮,在过去,宁波人是持反对态度的,现今却比比皆是,而且正在成为一些流行的现象,最典型的莫过于“长袍短套”——短裙内穿长裤,如今正成为一代潮流,就是所谓“打底裤”,如今堂而皇之横扫当今大街小巷;而那些“红裙绿夹袄”的“俗气”配色,“李太君婆”式的不配套,也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这可以被叫做“混搭”,如今正引领着时尚。


浙江工人日报 人文 00003 宁波时尚文化的岁月记忆 2017-05-20 2 2017年05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