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人文

寒冬腊月话赏梅

  ■阎泽川

  我国植梅历史悠久,大约起于商代,距今已近四千年的历史。最初植梅仅为采果,其时梅子几乎是和盐同等重要的调味品,常在酒席和祭祀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汉初,梅花才开始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到宋代时达到了繁盛时期。南宋诗人范成大不仅咏梅、种梅,还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记载了当时种植梅花的九个品种。我国梅花经历代劳动者辛勤培育,已有二百多个品种,堪称世界之最。

  古人赏梅,十分注重梅的“韵”和“格”,以横斜疏瘦与老枝奇怪者为贵。以“梅妻鹤子”著称的北宋诗人林逋写有《山园小梅》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可谓梅韵之绝唱。而今人赏梅亦有“四贵”之说: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即使梅中寿星,也是枝干盘曲,绰约多姿,曲、欹、疏,皆错落有致,使古老的生命散发出青春的气息。我国现存古梅寥若晨星,却超凡脱俗,各具风韵。湖北黄梅县的“晋梅”,树龄已一千六百多年,虽老态龙钟,仍年年开花,香溢四野。杭州超山的“宋梅”,枝盘干曲,龙游蛇舞,花凌寒绽放,香涛十里。云南昆明黑龙潭的“唐梅”,主干虽近枯朽,根所萌发的新枝,干变枝曲,花疏香异。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的“隋梅”,苍劲厚朴,干虬枝奇,花艳香清,沁人心脾。它们都是万千游人争睹的稀世珍宝。而杭州的孤山、无锡的梅园、苏州的邓尉、广州的罗岗,则是我国著名的四大赏梅游览胜地。

  食用梅的果实是制梅干、盐梅、梅醋、梅精、梅酒的原料。“陈皮话梅”是人们喜爱的开胃食品,“酸梅汤”是消夏饮料中的佳品。烟熏制成的“乌梅”是有名的中药,具有敛肺、涩肠旸、生津、安恛的功效。梅叶“煎剪浓汤,治休息痢并霍乱”(《日华子本草》),与棕榈皮配伍可治妇人月水不止(《圣济总录》)。梅梗可治疗习惯性流产(《道听录》)。梅根与桃根、李根配伍汤浴可预防小儿皮肤病(《崔氏篡要方》)。梅花解热生津可治喉痛。梅的枝干木质坚韧富有弹性,是制作手杖和雕刻名贵工艺品的上乘原料。

  此外,梅花也是一种记录并预示气候变化的植物。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就曾多年仔细观察南京市内梅花的开花时间的早晚,并记录下来,作为气候变化的物候指标。如果当年雨雪丰沛,光照适度,一年之内可以“梅开二度”。每年六月到七月中旬,江淮流域阴雨连绵,因此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故称“黄梅雨”,简称“梅雨”。“梅雨”的形成与初夏的大气环流季节性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梅雨”的开始与结束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每年“入梅”和“出梅”的日期都是不尽相同的。“入梅”一般在六月六至十五日,“出梅”在七月六至十日,有时差别很大。“梅雨”期,雨量特别丰富,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降水连续且常伴大雨或暴雨,小麦最易霉烂,但也正是水稻生长迫切需水的季节。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预报梅雨的丰富经验。例如:“春暖早黄梅,春寒迟黄梅”;“发尽桃花水,必有旱黄梅”;“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等,对农业生产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浙江工人日报 人文 00003 寒冬腊月话赏梅 2017-12-16 2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