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企业

德清法院“放水养鱼”搞执行

濒危企业被 保住了还扭亏为盈

  本报讯 通讯员杨勇杰 记者冯伟祥报道 企业负债累累、员工集体讨薪,债权人纷纷起诉至法院,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法院必定要对被执行企业可供执行的财产进行变现。然而,近年来德清法院在执行时却不按常理出牌,致力于濒危企业的司法扶持工作,“救活”了一家家濒临倒闭企业。在法院协调下,拿到3000万新资金,已经扭亏为盈的德清某电梯公司便是一个典型。

  该电梯公司因管理不善长期亏损,濒临倒闭,截至2017年6月,德清法院共收到关于该企业的执行案件9起,申请执行标的近3000万元,其中涉及两家银行的贷款就有近2400万元。

  德清法院接手案件后,立即对被执行人进行了财产协查,发现该企业有一块位于德清县经济开发区的土地可供执行。执行局的沈法官立即传唤了被执行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张某,但张某迟迟未现身最后直接“失联”了。沈法官分析案情之后,依法启动了财产的评估拍卖程序,同时对张某实施网上布控。很快,张某就被公安协控住了。

  评估公司给出的评估报告显示,被执行公司的财产价值超过了它的负债,如果进行拍卖的话,各债权人的债务都能得到清偿。

  按照常规的执行程序,法院只需将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拍卖,待变现之后所有的案子就能结案了。不过沈法官进行深入了解和走访之后,发现该电梯公司原先的产值很可观,多方信息显示该公司在短短几年走到倒闭这一步,主要原因确实如张某所说,是内部出现矛盾。

  原先运行良好的企业就这么倒闭实在可惜,如果能引进第三方资金,改变管理方式,该公司是不是可以避免倒闭的命运?沈法官决定再和张某谈一次。张某说自己也接触过几家关联同行,但公司的资产都有抵押,而且也已经被法院查封,有意向的同行不敢来冒险。

  沈法官将相关情况向领导做了汇报,对各债权人也做了工作,告知他们需暂缓拍卖,还与张某推荐的省内一家很有实力的电梯公司进行了接洽,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在得到法院的确认之后,该公司表示可以向被执行人提供资金。企业得到新的资金支持,恢复了生产。经过几个月的经营,企业已经扭亏为盈。包括两家银行在内的债权人的债务得到了清偿。

  近年来,德清法院以“放水养鱼”、执转破等方式对濒危企业进行帮扶,在处置企业前对企业属地管理单位进行调研、评估,确定帮扶可能及帮扶方案,仅2018年就有10余家企业通过这种方式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浙江工人日报 企业 00002 濒危企业被 保住了还扭亏为盈 2018-10-12 2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