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创业

放弃国外绿卡

温州90后哥俩 回乡传承石雕传统技艺

  ■温闻

  一对90后双胞胎兄弟双双放弃国外绿卡,返乡传承“枯燥乏味”的石雕传统技艺。哥哥名为胡慧溪,弟弟名为胡植柱,3年来,兄弟俩拜师学艺,很快成为文成石雕届的翘楚。前不久,文成汇集了该县籍石雕大师作品的大型《石光流彩——大师回归故里展》石雕作品展中,兄弟俩的石雕作品不但占了相当大的份额,而且传统雕刻手法中透露着时代气息惹人眼球。

  机缘巧合走上石雕路

  胡植柱性格较哥哥活泼。他介绍,他们还小的时候,父母便去意大利打拼。10多岁时,他们也随父母到国外求学。2010年,两人毕业于意大利国有商务学院,之后他们在意大利创办了服装厂。国外打拼非常辛苦,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地经营着服装厂,有时为赶货,一天仅睡一个小时。生意刚有些起色,却赶上意大利金融危机,小厂禁不起冲击,随后他们只得将服装厂贱卖,回国发展。

  青田有一句话叫“石头是不出国的华侨,华侨是出国的石头”,在国外,兄弟俩就听闻青田石雕的传奇,胡植柱对石雕很感兴趣,3年前,回国后即去青田寻找具有天下第一雕之称的“石头上绣花的技艺”。

  胡植柱的拜师也与别人不同。手艺人收弟子规矩较多,一般不带陌生人。在没有介绍与引荐人的情况下,胡植柱直接去青田寻找师傅。遍寻不到,后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拜了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黄余呈为师。

  谈起寻师过程,师傅黄余呈说:“石雕拜师学艺,大部分是通过熟人介绍,或亲属。从没看到自己出去找老师的。当年胡植柱到青田寻师时,找到我隔壁的邻居,当时我在外面,他打电话给我说有人想向我学手艺。我已经有十多年没带徒弟了,当时以为是他的亲戚,就答应下来, 回来才知道是个陌生人,这让我有些为难。后来觉得既然答应人家了,就该遵守承诺。”

  胡植柱介绍,刚开始学习石雕的时候,师傅给他一块很不平整的石头让他试刀,因没经验,初始,手上不时被划出伤口。后来,师傅让他做鸡蛋。开始他觉得还比较简单,真正去做的时候,发现并没有那么好做。鸡蛋一头圆,一头尖,要把石头做成鸡蛋样,不仅形状要出来,还得把四周打磨得十分光滑才行。如果一刀弄不好,就会影响整个蛋。做一个蛋就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石雕是一个非常耗时的工艺,胡植柱每天早上7点多开始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每天工作时长达13~14个小时。”胡植柱说, 即便如此,凭着对石雕的爱好,胡植柱却从不抱怨辛苦,持之以恒地学习。

  哥俩成同门师兄弟

  学了一段时间后,胡植柱发现自己非常喜欢石雕工艺,兴趣加上用心,进步得很快。每做一件石雕作品,他都特别兴奋。8个月后,他又动员哥哥胡慧溪加入这一行业。

  陆游诗云“石不能言最可人”,在起初的兴趣泛泛的情况下,胡慧溪亲眼见识到了石雕的精湛技艺与石头的灵气之美,加上弟弟的极力推荐,他也选择了去做一名石雕工匠。随着接触,两兄弟越来越喜欢这项工艺,为学石雕,两人甚至放弃了意大利的身份绿卡等。

  石雕学徒期一般为3年。3年间,两兄弟每天都跟石头打交道。做石雕工艺每天都在粉尘、噪音中度过,不仅工作时间长,平时也没有休息,每年仅在主要节假日时才有假期。虽然很辛苦,胡植柱却说,相对于国外的经历,这些苦对他根本不成问题。两兄弟还表示,做石雕工作虽然比较苦,但创造一件满意的作品,很有成就感,也会特别开心。

  勤奋加上悟性高,两兄弟深得师傅的喜爱。采访中,师傅黄余呈也对笔者说:“他们两人做事认真,又很勤奋,很有天赋,对艺术的领会比一般人快很多,无论做什么,总是一点就通,生活又很自律,这和他们在国外生活有很大的关系。老师收徒,和学生求师一样,遇到好的徒弟也是非常开心。”在谈到两个徒弟时,老师的喜悦溢于言表。

  经过几年的学习与钻研,兄弟二人的手艺在业界也崭露头角。胡植柱擅长花鸟、走兽的创作。作品以镂空圆雕为主。作品造型自然,线条流畅,着重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学,又融入西方艺术文化美学的精髓。石雕作品曾先后荣获中国玉石雕刻“百花奖”铜奖;浙江省“良渚杯”玉石雕刻精品展优秀作品奖;温州市第十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茗香》还被山东大学博物馆永久收藏。论文《浅谈青田石雕老桩类型的创作》也发表于温州市工艺美术论文汇编第七辑上。现为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玉石珠宝首饰行业协会会员、温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2017年获“浙江省玉石雕刻师”荣誉称号。

  胡慧溪擅长动物、山水、花鸟雕刻的创作。作品追求原石本身的美感,赋予石头以生命和灵韵,力求线条形体的自然。作品曾先后获得2017(汉风杯)中国当代玉石雕刻大赛银奖、优秀奖;浙江省“良渚杯”玉石雕刻精品展优秀作品奖等。现为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玉石珠宝首饰行业协会会员、温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2017年获“浙江省玉石雕刻师”荣誉称号。

  心系乡恩不忘乡

  谈起这次展览,胡植柱说:“2017年,我要参评第四届工艺美术大师。虽然在青田工作,但我是文成人,文成曾是石雕之乡,出过几名石雕大师。我觉得既然有这样的条件,应该从文成申报更合适些。申报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县非遗中心的负责人郑文清。接触中,当我把想在文成发展石雕产业及打算开石雕展的想法告诉他后,他非常支持。”

  郑文清介绍,文成石雕曾出过令世人瞩目的名家巨匠,最为著名的为陈仁寿、潘雨辰、吴克众。上世纪后期,文成石雕行业也曾繁荣一时。然而,其后传承断层。为更好地保护传统石雕工艺产业、促进文成石雕工艺的传承,支持石雕工艺人才的培养,经多方努力,才举办了本次石雕展览活动,旨在通过展览展示文成的石雕技艺和艺术成就,彰显文成石雕传承人的特殊魅力,让文成石雕更好地传承下去。

  据悉,此次石雕展共有13位石雕艺人参展,展出作品近百余件,其中圆雕立体雕的作品共有51件,彩石镶嵌有近20件。参展作品主要为圆雕作品和彩石镶嵌作品。参展人员从潘雨辰、吴克众、吴旭亮,到黄余呈、胡植柱、胡慧溪、胡梅冬等。石雕展览上,还进行了县石雕艺术协会授牌。

  胡慧溪参展的作品有《鹿鹤同春》、《欣欣向荣》、《丝绸之路》、《金玉满堂》、《景致》等;胡植柱参展的作品有《春歌蔓舞》、《枫情》、《步步高升》、《空谷幽兰》、《卧枫风采》等。二人的作品无论造型、线条、色泽、层次、意韵都有独到之处。每一件作品都构思巧妙,刀法古朴,营造出意境深远的效果。无论人物、动物、植物都栩栩如生、气韵灵动。展览期间,两人因是回国发展的90后,且雕刻功力不俗,受到业界赞赏与关注。

  对于此次展览,两兄弟均表示,文成石雕是有历史渊源的,此次石雕展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通过展览,也让文成当地群众看到文成石雕的历史和现在石雕工艺的传承。石雕协会的成立对石雕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一个人或两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队伍扩大了,力量也会大起来。有了组织,大家可以互相沟通学习、研究,共同进步,把文成石雕继续发扬光大。

  如今石雕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家所重视。石雕作为一种艺术品,更像“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给我们带来了视觉盛宴与美的享受。而这兄弟俩的出现,也为中国传统工艺行业、为文成石雕行业传承注入一缕清新的风。

  下一步,兄弟俩计划在文成设一个石雕工作室,他们希望把这门独特的手艺传承下去。


浙江工人日报 创业 00003 温州90后哥俩 回乡传承石雕传统技艺 2018-11-05 2 2018年11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