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锻造“作风作用作为”价值链

平湖市新仓镇总工会推进改革真正落地

新仓、吕巷镇签订合作共建协议。

  记者阮向民报道 作风、作用、作为,三个普通的名词,连接起一条创意发展、锐意改革的价值链。

  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发挥作用,彰显更大作为——作为改革试点,平湖市新仓镇总工会确立了这一基本路径。“这三者的关系既互为因果,又步步递进。”平湖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朱洪宝表示,转变作风是前提、是保障,发挥作用是方法、是过程,彰显作为是目标、是追求。通过这一链条的锻造,让工会改革的价值真正落地。

  试点一年来,新仓镇总工会沿着这一既定路径脚踏实地,坚定前行,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深切感受到工会改革所带来的成果。

  “大脚板”走出好作风

  在新仓镇,有个“三点半课堂”让外来务工者子女倍感温暖。子女放学了,而父母们还在厂里上班,这一“真空时段”令外来务工者纠结万分,有了这个纯公益的“三点半课堂”,孩子们放学后不仅有了一个落脚点,还可以参加各种兴趣班,如此贴心的去处,让父母们“每到三点半,心里乱如麻”的阴霾一扫而空。

  暖心事说到这里,创意者该登场了。“三点半课堂”的设立归功于新仓镇群团改革服务品牌——“大脚板”。这个朴实的名词代表着一种姿态:走到群众中去,走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

  新仓镇总工会专职副主席周梦洁告诉记者,领办“大脚板”项目后,新仓镇总工会将镇、村两级工会班子成员排入服务点接待走访名单,结合党员先锋站接待日活动,开展职工座谈会和接待走访等活动,向基层职工群众了解服务需求,针对基层需求设计服务项目和活动内容。

  一深入就具体。周梦洁说,许多企业单位、职工群众不知道该向谁寻求帮助的诉求,一一通过“大脚板”走访找到了答案,得到了解决。一家单位想给职工培训垃圾分类知识,镇总工会联系专业老师利用午休时间上门开办培训课;外来务工人员想要融入新仓学习当地方言,镇总工会联合群团力量在平湖新仓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新仓话教学专栏……“大脚板”走出了好作风,走出了“娘家人”的情怀。

  “服务点”发挥大作用

  在新仓镇就业的新居民,常常会收到一张小卡片,正面印着“职工有困难,工会来帮忙”字样,背面则是新居民职工服务点工会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新仓镇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居民近2万人,据不完全统计,75%的新居民在企业务工,加入了企业工会组织;另一部分新居民则从事服务业、运输业、建筑业,或者自主创业,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为了满足这部分新居民职工在职业介绍、权益维护、精神追求和情感归属等方面的需求,新仓镇总工会秉着“均等服务、融合发展”的理念,探索新居民职工常态化服务新模式,于2016年5月,成立了新居民职工服务点工会,吸引新居民入会。

  随着改革的推进,新居民职工服务点工会的职能进一步完善。为各企业介绍务工人员、帮助新居民职工办理新农合、协调解决新居民职工子女就学,同时举办免费培训,提供维权帮助,组织会员开展文化、教育、体育活动。

  许多新居民常常因为一桩小事,感受到了来自“娘家人”的贴心和温暖。来自安徽的新居民黄本李长年在新仓镇从事运输业,车子牌照是老家安徽的,每年车子年检都要来回跑一趟,抛开费用不说还耽搁时间。新居民职工服务点工会了解这一情况后,对在新仓的外地牌照运输车辆作了摸底,发现大部分运输车都是安徽牌照,于是协调了安徽相关部门每年组织人员赴新仓镇,为安徽牌照运输车上门年审。

  总结两年多来的实践,周梦洁说,新居民职工服务点工会最大的作用就在于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新仓找到了归属感。

  “新巷印”追求新作为

  “新巷印”,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寓新仓、吕巷心心相印之意。7月16日,平湖市总工会和上海金山区总工会毗邻工建签约仪式在新仓镇举行,与此同时,新仓镇和金山区吕巷镇也揭开了两地工会“跨界”合作的序幕。

  (下转第4版)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锻造“作风作用作为”价值链 2018-11-09 2 2018年11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