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扫黑扫回一座博物馆

山西打击文物犯罪,追缴大量被盗珍贵文物。

  ■孙亮全、胡靖国

  “晋公盘”,刻铭文183字,详细记载晋文公长女孟姬嫁楚史实。

  “兽型铜觥”,商代盛酒器,香港1300万元拍卖,因犯罪嫌疑人不舍,欲以赝品调包,致拍卖流产。

  ……

  在山西太原,即将开馆的“山西青铜博物馆”,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期待。

  这是一座极为特殊的博物馆,不仅因为它陈列的许多文物都是“国宝重器”,更奇特的是,这其中的大部分珍贵文物还有另外一重“身份”——追缴回的被盗文物。

  这些珍贵文物,每件都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后世子孙文化自信的珍贵载体,都是中华民族文化根魂的组成部分。每件文物的背后,写满了犯罪分子的斑斑罪恶。文物追缴的过程,见证着办案民警的血汗与付出。

  “南征北战”,余孽未消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早期人类的主要栖息地之一。考古表明,远古时代,山西南部曾是人类初曙的起源地,地下文物丰富。但文物富集也产生了罪恶“伴生物”——盗墓。

  针对这种猖獗的犯罪活动,山西省1995年组织开展了一场以晋南打击文物犯罪、晋北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为中心的“南征北战”专项斗争。晋南“侯百万”“郭千万”为首的多个涉黑文物犯罪集团成员纷纷落网。侯林山、郭秉霖等多名首犯、主犯被执行死刑。侯、郭等犯罪分子落网后,港澳台及海外中国文物的价格一度猛涨。

  但打击并不彻底,一批逃犯不了了之,盗墓和黑恶势力也并未真正消失。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跟随“郑亿万”的侯金发,作为“南征”重大文物逃犯之一,就是其中的“漏网之鱼”,之后他重操旧业。

  盗墓贼霸占“考古新发现”

  2019年3月,“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项目,因对于研究商代墓葬的形制结构、葬俗、墓道功能与等级关系提供了极好的资料,位列其中。

  酒务头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西北,处于垣曲盆地、运城盆地、临汾盆地交汇的要冲之地,是古代从河南进入山西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亦是考古学文化交融的关键地带。考古发现商代晚期墓葬12座,车马坑6座以及灰坑5个。

  专家点评称,该墓地的发现与发掘是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不仅为“匿”族青铜器找到了归属,也填补了晋南地区晚商遗存的空白,对于认识晚商文化的区域类型、商王朝西部势力范围的变迁、中央对地方管控方式和国家政治地理结构等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谁又知道,这个“考古新发现”竟一度被垄断在盗墓贼手中,5座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墓中只有1座没有被盗。控制酒务头墓地的就是闻喜“盗墓黑帮”,其头目正是侯金发。

  “黄金荣”垄断“国保区”

  2016年1月,张少华被调任闻喜县公安局局长岗位,3月份即开始在山西省公安厅和运城市公安局的支持下,正式成立“6·03”专案组,对“盗墓黑帮”进行侦查。随着侦查的深入,隐藏在“盗墓黑帮”背后的“保护伞”、闻喜县公安局原副局长景益民逐渐被揪了出来。

  景益民被称为闻喜县的“黄金荣”。据专案组民警介绍,景益民与侯氏“盗墓黑帮”头目侯金亮为发小,二人除共同经营酒店、开发房地产外,侯金亮在景益民纵容下,自2004年起长期担任缅甸百家乐网络赌博总代理,形成涵盖多省市的赌博网络,仅在闻喜县查实的涉案赌资就超过2亿元。“侯氏”还垄断了当地的毒品贩卖等市场,“闻喜县只要能挣钱的产业,侯家都要插一脚”,当地百姓一度“谈侯色变”。

  为了保护众多的“国家宝藏”,闻喜警方专门成立了文物犯罪侦查大队,但在巨额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保护文物的民警竟沦落为保护犯罪的“工具”。

  法院审理查明,自2010年起至2016年,景益民在任闻喜县公安局副局长期间,为盗墓团伙、特别是黑社会骨干分子张成俊等人提供保护,安排公安局文物犯罪侦查大队民警李安吉、李晓东在值班巡逻时有意绕开盗墓地点,为实施犯罪提供保护。张成俊伙同被告人李福学、任清河等7人先后共同或分别结伙在闻喜县境内的国家级古文化遗址保护范围内和周边盗掘古墓葬26起,盗得青铜器等文物100余件。

  在充当“保护伞”的同时,他们还“监守自盗”,亲自组织盗墓。景益民网罗了“南征”逃犯、“盗墓专家”李福学等人将国保单位、东周时期的上郭古城和邱家庄墓群当成“自家后院”据为势力范围,组织盗挖古墓11次13处,将所盗文物直接贩卖。

  不良示范之下,不少民警纷纷效仿,组织团伙,盗墓发财。闻喜县公安局民警张选忠自2005年以来,组织参与盗墓团伙多次盗掘国家、省、县级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造成国家文物大量流失。

  2018年9月,景益民、李安吉等人二审被判处无期徒刑,李晓东等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至6年不等刑期及相应财产刑。

  闻喜县公安局另一名副局长金勇,在分管文物犯罪侦查大队工作期间,为盗墓团伙能顺利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实施盗墓,安排人员提供帮助并分得赃款,大肆进行盗墓活动,共盗掘古墓葬14起16处,造成大量文物流失和古墓损毁,被判处无期徒刑。

  流失一件器物,湮灭一段历史

  “6·03”专案组曾追缴回来5只青铜鼎的碎片。专案组成员任宝申说,盗墓人员在辨认时说,其中一根鼎腿就能买一辆车。“盗墓时因东西太大,盗洞直径不够,出不来,就打碎了。”

  “最可恨的就是盗墓时用炸药炸,好好的东西都给炸碎了,即便后期再拼到一块,也毕竟已经坏了。这对文物损害是最大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吴振烽说。

  专家表示,盗墓致使珍贵文物流失,扰乱了完整的陪葬系统,而随着古代文化遗存的消失,一段历史或就此消失,直接影响专家们的研判和对历史之谜的解读。

  专家指出,一些重要器物上有铭文,是对史料的重要补充。例如,晋侯稣钟上355字的铭文记载了公元前9世纪晋国第七代国君稣随周天子出征,并立功受赏的历史;子犯和钟被盗倒卖出境,后几经辗转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上面132字铭文讲述了晋楚之间城濮之战的历史。

  与此同时,重要器物被盗,扰乱墓葬环境,割裂了文物语境,对研究丧葬制度和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破坏巨大。此外,小到诸侯国的研究,大到中国历史进程研究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追回重器,保护根魂

  以“盗墓黑帮”案为龙头, 2018年3月,山西开始向文物犯罪“亮剑”,提出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力度最大的、为期三年的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目前,山西公安机关已累计破获文物犯罪案件89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88人,打掉文物犯罪团伙171个,追缴涉案文物2.5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9件、二级文物266件、三级文物1008件。

  这些文物,正是“山西青铜博物馆”的陈展主体。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扫黑扫回一座博物馆 2019-07-06 2 2019年07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