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职业教育

小龙虾学院:风物长宜放眼量

  ■朱小峰

  此前引起热议的“小龙虾学院”——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潜江龙虾学院的首批35名学生日前正式毕业,被授予了普通专科毕业证书。首批35名学生中,大部分都走上了“烧虾”岗位,薪资可过万。而尚未毕业的2018届学生也已有多人被提前“预订”(7月4日本版曾作报道)。

  毋庸置疑,职业教育的天然属性是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性人才。同时,职业教育也要紧扣国家经济的发展脉络,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也是职业教育、包括高职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与繁荣的驱动下,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中有所偏重,有针对性地支持特色经济的发展,也是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社会紧缺的人才,也确实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比如,目前的国内餐饮消费市场上,小龙虾属于热销产品,龙虾的养殖和烹饪需要大量的人才,湖北潜江的这所高职院校能够瞅准市场的需求,以“小龙虾学院”为平台,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既满足了目前市场的需求,也解决一定人群的就业问题,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但是,我们现在就为“小龙虾学院”大唱赞歌,认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就值得大力推广,笔者觉得还为时过早。

  对于一个专业的评估,该不该办?能不能办?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是需要时间检验的,不能因为目前的火爆,就忽略对于其未来的观测和评价。每年教育部都会对一些就业率低的专业发出“红牌”预警,这其中就不乏当年像法学、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等被热捧者。

  高职院校的办学机制相对灵活,因为采用备案制,学校的专业申报与设置方面也较为自由。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高职院校虽然不用接受程序冗长的专业设置审批过程,可以结合市场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但是,也不能追求“短、平、快”,毕竟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化的工程,绝不可以一蹴而就。正因为如此,对于高职院校专业办学的评价应该更加慎重,不能局限于眼前利益,而应“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首先,相对于一般的水产品来说,对小龙虾的消费也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事情,小龙虾的养殖和食用到底有没有安全风险,未来人们还会不会对小龙虾持续有这么高的热情,这都是一个未知数。万一小龙虾将来没有市场了,或者市场萎缩了,“小龙虾学院”还能招到学生吗?顾名思义,“小龙虾学院”的人才培养就是为了小龙虾的养殖和加工而设置的,如此狭窄的人才培养口径,其实风险很大,万一小龙虾没有了市场,这些毕业生还能做一点别的吗?他们拿什么技能去转行?靠什么能力去维持日后的生存?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宜精不宜细,专业设置应该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这个角度上说,对“小龙虾学院”的评价都为时过早。

  其次,笔者还有一个担心,如果我们现在脑门发热,对“小龙虾学院”各种点赞,会不会引发一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跟风潮,各种“土豆学院”、“番薯学院”、“菠萝学院”等等层出不穷地出现。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出问题不可怕,如果一大批学校的专业设置出了问题,那就麻烦大了。


浙江工人日报 职业教育 00003 小龙虾学院:风物长宜放眼量 2019-07-11 2 2019年07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