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职工

爱,让听障人群重获新“声”

神经电子领域专家孙晓安致力研发中国“智造”人工耳蜗

孙晓安在向记者介绍放大40倍后的电极丝。

  记者王艳摄影报道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失聪之后,尽管被命运扼住喉咙,他却没有因此屈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依然希望“到了天堂,我就能听得见了”。为解除中重度听力障碍患者的痛苦,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神经电子领域专家、诺尔康神经刺激科学研究院院长孙晓安博士,多年来致力于人工耳蜗的研究,令全球超过万名听障患者重获新“声”。

  打破垄断,为爱发“声”

  听力和语言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但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存在听力障碍的人数已超过1亿,我国也有2800万名听力障碍人士。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让重度及极重度耳聋患者恢复部分听力唯一有效的疗法。

  人工耳蜗体积纤小却包含着极为复杂的电子线路、语言处理器、植入电极和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等元件,是高度技术密集型、集成度高的最成功的人工器官。

  2006年之前,人工耳蜗市场被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外三家耳蜗公司所垄断,一个耳蜗售价高达25万—30万元,众多耳聋患者被拒之门外。为了做出我国聋人买得起、用得起的人工耳蜗,在美国从事多年神经电子领域研发、掌握人工耳蜗核心技术的孙晓安博士,毅然辞掉美国的稳定工作,从2006年开始致力于研发中国“智造”的人工耳蜗。

  享受挑战,以苦为乐

  人工耳蜗涉及电子学、神经学、耳科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为避免今后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整套人工耳蜗系统都得自主设计。在研发之初,需要尽快设计出技术方案,既要达到最新的国际先进水平,又要避开已有的专利壁垒,同时还要有自己的技术特点,作为首席技术官的孙晓安,责无旁贷地担起了系统设计以及整个系统硬件实现的重任。

  人工耳蜗的电极是很精细的部件,电极丝只有几十微米,26根电极丝及其外面包裹的绝缘体加起来直径仅1毫米,并且电极的制作和焊接主要是手工,需在40倍显微镜下进行操作。而这些电极丝还要经过10万次的曲折试验,检验其安全性、可靠性。

  时间紧、任务重,孙晓安身兼多职,从电路设计到临床测试,从生产到报检,从专家到“杂家”……没有节假日和周末,白天做设计和调试,做仿真,跟团队和编外的顾问沟通,晚上查资料、写报告和专利,确保研发进度。

  中国“智造”,造福国人

  经过不计其数的失败后,2008年诺尔康人工耳蜗生产出样机,2011年拿到上市许可证。技术参数与进口耳蜗相当,有些指标甚至优于进口耳蜗,价格却只有进口耳蜗的三分之一。诺尔康人工耳蜗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在市场,成为世界上第四家可以规模化生产销售人工耳蜗的公司。

  孙晓安永远记得,2009年12月25日,首例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在上海五官科医院进行。他和技术团队特意从美国飞回上海,为患者进行术中监测和数据分析。一个月后开机,植入者当天就打电话回老家“报喜”。孙晓安颇为自豪:“人工耳蜗这样高精尖的技术,即使国外的产品也不能保证植入者开机当天就能通电话。事实证明,我们成功了!”

  国外的人工耳蜗由于是西方语言,没有声调,而汉语有四个声调,所以对于中国聋人来说不是特别合适。为此,孙晓安团队专门针对汉语声调提出方法,并拥有专有技术。

  目前,诺尔康人工耳蜗已进入近20个国家的市场,令全球超过万名听障患者重获新“声”,并且使国外进口人工耳蜗在中国市场的价格降低一半以上,直接经济效益每年超过10亿元。

  精益求精,乐此不疲

  如何让产品性能更好、耗损更低?孙晓安和他的技术团队一直在摸索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他发明提出的人工耳蜗系统自时钟信号和能量传输编码方案,高精度灵活分辨率神经刺激电流源设计,神经组织电刺激安全防护措施,以及人工耳蜗系统难点的无线能量传输方案,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人工耳蜗产品的成功研发,作出关键性贡献。

  孙晓安作为第一发明人的相关专利,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省专利金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年,孙晓安获评省劳模。

  “我国神经刺激领域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希望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让聋人听得见,让盲人看得见,让瘫痪病人重新站起来。”孙晓安说,“为了这份造福人类的事业,哪怕奋斗毕生也义不容辞、乐此不疲。”


浙江工人日报 职工 00002 爱,让听障人群重获新“声” 2019-07-17 2 2019年07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