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企业

由商品集散地向功能集聚地转变

专家学者、市场主体探路我省商品市场成长新空间

  记者张浩呈报道 新形势新挑战下,商品市场该如何寻找新出口?日前,第十一届中国商品市场峰会在义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省内外实体市场、网络市场、部分省市工商局嘉宾、各市市场监管局、省外采购商代表齐聚一堂,探路商品市场成长新空间。

  “筑巢引凤,先行先试培育建设进口贸易平台;外联内引,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拓展‘一带一路’贸易大通道;两头赋能,完善高效率的贸易服务体系建设。”在论坛上,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董事长赵文阁分享了义乌市场抢抓机遇、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经验。

  早在2008年,中国小商品城就看准进口贸易新“蓝海”,设立进口商品交易区。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10万平方米,拥有100多家主体、10万种境外商品规模的进口商品城。

  不过,中国小商品城的目标不止于此。“我们要打造一个境内关外、拥有‘保税+’业态模式的新型进口市场。”赵文阁透露,前一天,在义乌城西,首期12万平方米的进口孵化区投入试运营,昭示着发展第六代市场的大门正式开启。“我们计划通过三年时间,新型进口市场全面建成投用,与国际商贸城的出口区遥相呼应,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而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市场则通过市场营商环境建设,建立了区别于其他同类市场且难于复制的优势。

  “我们结合进口商品市场自身特点,将市场定位于‘建设日用消费品国际贸易大通道’,依托保税区功能,实施‘前店后仓’模式,努力打造‘交易成本最低、交易过程最简、交易过程安全’的营商环境,实现进口商品交易快速发展。”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市场董事长邱海龙以供应链体系为例,分析进口商品市场转型发展路径。我们开始着手与拥有全球物流资源的中远海运一起打造全程供应链系统,实现海外仓、远洋运输、国内仓储、配送等数据集成,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供应链金融功能,实现全程物流总成本降低。同时,共同打造中东欧物流园,通过“中远”开设的宁波港到希腊的比利艾夫斯港的航运专线,通过国外铁路实现国际货运整体时间缩短和成本降低。

  随着原材料供应平台、设计创新孵化平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展会和时尚发布平台、产品销售平台五大平台的建设,海宁中国皮革城已成为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市场综合体”,通过构筑产业生态圈,在市场与产业的互动中,不断提升着市场的生命力。

  “回首皮革城26年的发展历程,最典型和意义最大的,便是通过设计提升开启了中国皮装的时尚之路。”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月明表示,海宁的时尚设计不仅引领了整个亚太地区的皮革、裘皮时尚,也在四季时装原创设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次峰会以‘一带一路—— 商品市场拓展新空间’为主题,针对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抓住市场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契合当前市场发展的时代特征,对浙江省乃至全国商品市场转型、拓展发展新空间意义重大。”副省长王文序在峰会致辞中说。

  王文序说,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放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破除贸易壁垒、应对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商品市场的作用愈加凸显。而商品市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向数字化要合力,不断做强产业服务平台,全力推动浙江市场迭代发展。重点依托浙江数字经济优势,加快市场传统交易场景的数字化重构,做强市场展览展示、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检验检测、仓储物流、金融数据、教育培训等产业链支撑功能,促进网上网下交易深度融合,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循环链条,引导商品市场由商品集散地向功能集聚地转变。

  此外,还必须向国际化要活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动浙江市场开放发展;向现代化要动力,充分发挥浙商群体优势,促进浙江市场联动发展,积极引导市场从零散式、个体式向组织化、结构化转型,鼓励市场通过产品输出、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直销点输出等方式,进一步把市场引出去,把浙货国货带出去,增强“浙江市场走天下”的核心竞争力。


浙江工人日报 企业 00002 由商品集散地向功能集聚地转变 2019-11-08 2 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