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读书

读一本书 识一筐字

——读《一字不识》有感

“春夏秋冬”甲骨文

  ■缪菊仙

  《一字不识》是一本装祯特别的书,将“白底黑字”与“白字黑底”用到极致。内文有188个甲骨文,每个“甲骨文”单独编号,于每篇文章末尾特别放大呈现,内文小图与文末大图相互对照,一目了然。目录呈长卷,折叠而成,细细展开,188个甲骨文仿佛暗夜之星辰,穿越时空而来,古老素雅。

  汉字的初始,充满了画面感,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一字不识》带你看“图”识字。然而,这“图”怎么看是一门学问,得通“古”,甚至通“神”,方能悉真意。读此书时,我把作者想象成一位说“字”人,听她逐一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在作者的讲述中,这些汉字仿佛有了生命,穿越历史长河,在纸上跃动起来。阅读便有了意想不到的奇趣,有声,有色,有味,有趣,有古意,有禅意。

  汉字的味。汉字来历、渊源、演变,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比如“冬”字,最初是一个两端打结的符号,表示终结,表示是一年的最后一季。之后字形不断延伸拓展,冬字下方再加两点成了“冰”,渐渐有了繁复的“寒”,宝盖下方有人、草、冰。这些与冬有关的字演变过程中,足见古人的智慧与风雅,善于观察、总结与创造。春夏秋冬,牛羊猪马,季节的流转,人与自然的关系,每一个字都是有滋有味的。

  汉字的美。古人造字,是以画的形式呈现,字是象形字,有着自然的美。怎么也没想到,“秋”的甲骨文,竟然是一只蟋蟀,有触须、长足,背上还有翅。以一只昆虫来喻一个季节,这样的韵味在《诗经》里得到体现,“七月在野,八月到屋檐下,九月入户,十月钻入我床下”。且说“华”与“荣”,与春天有关,与花朵有关,字便是一枝花的模样,灿烂如花,美至华至荣。在古人眼里,花与花还有区别,木本植物开的花称为“华”,草本植物开的花称为“荣”,于是花团锦簇的春天,木本花的繁华与草本花的柔软之美呈于天地,成就天地之大美。

  汉字的趣。有些字趣味横生而有其意,有些字有趣味不知所意。“我”是什么?在甲骨文中,“我”是一种武器,很像一把横绑的三叉戟,带着利齿。《说文解字》里说:“我,从戈从钑。”在处处暗藏危机的古代,我,如何安身立命?得靠手中的武器;如何征服群雄呢?靠手中的武器。由此可以想象,在甲骨文的年代,“我”就是强者的骄傲,是不是很有趣?有些字,你根本想象不出它的本源,比如“万”,怎么就是一只蝎子呢?这个用以计数的字,《说文解字》解释:“虫”也。这只张牙舞爪的蝎子怎么就成了“万”呢,有趣却不知其真意。

  在闲淡的光阴里,手执一书,细读,慢品,随着这些古老的汉字穿越时空,想象着远古时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身心随自然而行的生活,这是一种安静与幸福。由此,阅读是一件随性的事,是一件有趣的事。


浙江工人日报 读书 00003 读一本书 识一筐字 2021-02-23 2 2021年02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