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职业教育

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教师:

亦师亦工 立德树人

  通讯员毛朝阳、姚磊、赵月霞报道 面对青年学子的选择困境,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衢州市技师学院)坚持走“技能成才”之路,为学生铺就技能提升的起飞跑道,不仅以实绩为衢州产业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技术人才,也成就了青年学子的美好未来。

  教师队伍“术业有专攻”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要培养既能进车间又能创新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需要一支“文武”双全的教师队伍。

  为打造一支术业有专攻的教师队伍,该校机电数控学部全力在教师队伍中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和“双进工程”。一方面,通过新老教师间的“传帮带”,抓牢教学和教育“两条线”;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进企业、大师(工匠)进校园,让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将实用、前沿的技术传授给学生。通过学部的不懈努力,涌现了一大批名师名匠。

  朱永良老师,业内人都笑称他是学校技能人才“祖师爷们的祖师爷”。他曾获“浙江省技术能手”“衢州市首席技师”等荣誉,是衢州市“朱永良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也是首届“衢州工匠”、浙江省中职学校“最美教师”。他从事车工40余年,入行教育14年,曾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他在企业时就带起了徒弟,许多徒弟后来成为企业业务骨干,乃至高级技工人才。加盟学校后,身份从师傅转换成为教师,他更是倾囊相授,将满身技艺传授给新教师,让他们成为术业有专攻的老师,更好地带学生、传技艺。

  黄颖,电工高级技师、衢州市技术能手。这名东北小姑娘,刚进校时,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迷迷糊糊,该校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电工电子教研组长华文珠与她结对,鼓励她积极参与校级、市级等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提升技能。2012年黄颖参加全市维修电工职业技能竞赛,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获得衢州市技术能手称号。她善于总结提高,其撰写的《PLC实训教学方法改进及改革创新》《电子电工专业技能训练的改革与创新》《电路仿真在中职电子电工课程中的实践应用》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正是有了这样一支“术业有专攻”的教师队伍,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道路上,学校逆势而行、迎难而上的信心更足、劲头更强。

  引导学生走技能成才之路

  近年来社会上有一种偏见,认为读职校的学生脑子笨,难以成才。但该校的老师们正在努力改变这种世俗的偏见。

  “行行出状元,是金子总会闪光,只要你们肯学技术、苦练本领,掌握一门技术,成为一名工匠,你们不仅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更是社会的佼佼者!”浙江省技术能手、衢州百优工匠戴建峰老师经常这样教导学生。

  辅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整天跟机床、加工软件和抽象的数控代码打交道比较枯燥乏味,学生有时会消极懈怠。戴建峰老师就设计一些有趣的零件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他带领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CAXA制造工程师和数控车比赛,取得了省市级奖项27项的好成绩。

  留校任教的戴建峰人称“老戴”,其实才35岁,已有无数的“徒子徒孙”。他常常为自己拥有众多“工匠型”的学生而自豪。近年来,他培养高级工及以上技术蓝领3000余人,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省市级奖项60余人,指导技能竞赛获市技术能手4人次,破格获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人次。

  对学生毫无保留、倾情付出的老师数不胜数。华文珠是省技工院校衢州市电工教研大组组长,经常用业余时间指导年轻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同时承担衢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重任;郑金华,高级讲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高级考评员,在同龄人已经开始准备退二线、混日子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的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董海峰,从教14载,从当年“最年轻的数控车高级技师”,到如今年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一路开挂……

  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的老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有一种付出叫披星戴月,有一种责任叫教书育人,有一种使命叫成就未来,有一种奉献叫班主任。”在他们的努力下,学校呈现了一股“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冲劲,名师、大师、工匠、技术能手层出不穷,优秀毕业生王俊勇、方浩、江碧、祝燕青等更多年轻的工匠都出现在2021年“浙江工匠”名册当中。

  如今,该校的毕业生已成为“香饽饽”,毕业生实现100%就业,大部分毕业生除了被本地企业优先安排就业外,还有许多未毕业的学生,早早被沿海城市的大企业抢先“订购”。

  立足产业需求谋创新

  近年来,该校培养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为社会所瞩目。面对鲜花与荣誉,学校并没有陶醉,而是与时俱进,走创新改革之路。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技术人才,学校各学部实行订单式教学,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

  该校现已形成以智慧交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三大专业群和烹饪特色专业的“3+1”专业结构。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两个专业是浙江省高水平A类建设专业。近年来,学校每年为地方培养输送1500余名高技能人才,社会培训高达1万多人次。

  十年来,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以一校之力培养了衢州市五分之一的高技能人才,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培养人数占全市总数的70%。该校机电数控学部主任赵月霞十分骄傲地说,“也许我们学校输送不了一名清华、北大学生,但若干年后,我们学校会拥有一大批市级工匠、省级工匠,甚至国家级技术创新人才!”


浙江工人日报 职业教育 00003 亦师亦工 立德树人 2021-10-28 2 2021年10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