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工会

宁波北仑大碶街道打造立体化“产改”格局

引领职工与企业“双向奔赴”

  记者张浩呈报道 自“产改”工作开展以来,宁波北仑大碶街道结合区域实际,对180家规上企业进行推进,依托街道工会、社区工会、企业工会的“三级”组织网络,形成工作贯通、全面覆盖、高效服务的工作格局,持续改革完善思想引领、技能提升、成长发展、权益保障等机制,不断开创“产改”工作新局面。

  建章立制 开启服务标准化进程

  一年时间里,从工程师助理到项目工程师,再到生产计划员,宁波隆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职工张金达实现职场“三级跳”,完成了从技术工人到“金蓝领”的完美蜕变。对于社区提供的精准服务,张金达满是赞扬。

  张金达所在的大碶街道灵峰工业社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社区,而是一个专门服务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78家中小企业的工业社区,社区里没有居民,只有企业和职工。多年来,社区党委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引入城市社区服务居民理念,走出了一条工业园区社区化管理的新路子。

  为更好服务产业工人,灵峰工业社区在《工业集聚区社区化管理和服务规范》基础上,结合自身“产改”方案,细化制订灵峰工业社区“产改”工作标准17条,从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完善产业工人权益保障机制等方面建章立制,建立统一“产改”工作标准。

  “建立‘产改’工作标准,不仅有利于提升专业化程度和服务质量,还可以让企业能够有所借鉴,该做什么该改什么都能一目了然。”大碶街道灵峰工业社区主任、工会联合会主席沃毅惠介绍。

  “依托灵峰工业社区省级‘产改’试点,以及‘海伦钢琴’‘旭升股份’作为区级‘产改’试点企业的良好基础,我们制订了灵峰工业社区产改工作标准、实施手册、重点企业案例汇编宣传册,其中灵峰工业社区‘产改’工作标准被宁波市总工会采纳并向全市推广。”大碶街道总工会主席鲁秀红说。

  构筑平台 垫高产业工人“成才阶梯”

  在“99匠人”项目搭上自主评价体系快车后的第一年,宁波腾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就充分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红利。“去年,我们腾宇公司依托‘99匠人’项目,在企业内部选拔培育了20名技能人才,并同步完成了自主评价体系的落地,获得了技术工人的热烈拥护,企业174名产业工人获得了职业认证,为职业生涯增加‘含金量’,也将企业持证工人的比例直接提升了30个百分点。”说起“99匠人”项目给企业人才格局带来的改变,“腾宇”工会主席施朦语气中满是自豪。

  像这样职工与企业“双赢”的“双向奔赴”,是大碶街道着力做好产业工人培养工作的生动缩影。在推进“产改”工作过程中,大碶街道重点关注产业工人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打造赋能平台,不断垫高产业工人“成才阶梯”。

  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才培育平台,大碶街道在横河工业社区启动“99匠人”品牌工作并建立“99匠人”培育资金池,以社区工会联合会5万元、融心慈善基金41万元,以及大社区教育学院2万元为起始基金,通过项目扶持,规范化、科学化提升企业工会自主培育技能人才的水平。

  同时,为推进企业技能人才培育,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大碶街道还推动企业深度参与竞赛活动。实践中,大碶街道持续开展“99匠人”系列技能比武项目,组织纺织缝纫、钢琴调音、钳工比武等20场技能大赛,七百余名产业工人参赛,涌现出26名技能小匠,并纳入“工匠”人才库。

  此外,大碶街道还不断深化阵地育匠模式,以街道为核心,依托4个社区“工匠学堂”平台优势,辐射N个企业,建立脉络清晰的教育培训大网络,每年开展文化沙龙、文艺活动、趣味挑战赛等活动二十余场,参与职工达上万人次。

  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一批产业工人实现从“工”到“匠”的蜕变。目前,大碶街道有2人荣获“浙江工匠”、6人荣获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3人荣获区十佳工匠,各级劳模25人。

  保障维权 让产业工人更“安心”

  职工用餐发现食堂碗筷有点油,通过职工说事制度向公司反映,他的“抱怨”很快得到了回应。在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千多名职工,通过职工说事制度,不仅解决了吃穿住行等多方面的诉求,还在工艺精进、效率提升、品质控制等领域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为又好又快地帮职工解开“心头难”,近年来,大碶街道依托海伦钢琴、创源股份、日鼎电子等四星五星工会以老带新的形式,推动辖区五十余家企业陆续建立“职工说事”制度,破解“职工有事没处说”的难题,打通“意见征集—记录—处理—反馈”微循环。

  “有了职工说事制度,我们不仅会认真倾听职工工作生活乃至情感上的‘烦心事’,还会做好记录以及分类建档工作,实现简单事项马上办、一般事项商讨速议办、重大事项部门联合办、特殊事项灵活专议办的办事模式,快速解决产业工人的现实难题,让他们背后有‘靠山’。”鲁秀红说,截至目前,共收到“说事”1609条,解决1523条。

  除了职工说事制度,大碶街道还不断拓宽产业工人依法维权渠道,加强街道、社区、企业的维权体系建设,以大碶街道劳动争议调解分中心为主,“事了了”“有商有量”“王玲玲”“老娘舅”社区调解工作室为辅,辖区四百二十余家企业劳动调解室和预警员队伍积极配合,建立起立体维权网络,切实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2021年受理案件1219起,涉案金额2254.3万元。


浙江工人日报 工会 00002 引领职工与企业“双向奔赴” 2022-06-13 2 2022年06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