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履行率达100% 挽回职工损失770余万元

这个金牌调解团队是如何炼成的

  记者张浩呈报道 “如果双方对协议内容没有异议,你们就把字签了吧。”日前,在宁波海曙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总工会分中心调解员钱卿的调解下,一起工伤案件得到妥善解决。

  几个月前,油漆工李化军在建筑工地干活时,发生意外,摔断肋骨。随后,李化军向企业索要工伤赔偿,遭到拒绝。之后,李化军找到了调解中心。

  接到他的求助后,钱卿马上联系企业开展调解,在钱卿的沟通下,职工和企业均表示理解对方的难处,双方最终达成和解,李化军获赔9万余元。“调解最重要的是以法律为依据,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取信于人。”钱卿说。

  近年来,面对劳动人事争议纠纷日益增多的现状,海曙区总工会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方法,不断拓宽劳动争议化解路径,通过“工会+仲裁+法院”调解方式高效化解劳动纠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使调解成为防范化解劳资纠纷的“第一道防线”,而要守住这道“防线”,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

  据承接海曙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调处工作的第三方社会组织——海曙区匠星职工发展服务中心理事长徐夏飞介绍,海曙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总工会分中心目前共有调解员5名,调解员主要由资深退休法官、退休检察官、专业律师等组成。依托这些调解员在调解专业、经验、能力等方面优势,有效降低当事人的对抗性,从根本上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去年年底,这个团队被评为宁波市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作为海曙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总工会分中心一名调解员,周黎是许多当事人口中名副其实的“金牌调解员”,专治“疑难杂症”。在退休之前,周黎在法院做过多年法官,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让她在日常调解工作中显得游刃有余。

  在周黎看来,化解矛盾纠纷,不仅靠嘴上功夫,还得靠眼力、脚力、脑力,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策、手中有方,“要把调解案件办成‘铁案’,必须要熟悉案情,在法律适用上要切中要害”。

  利用专业的知识,灵活的调解技巧,面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方法,严密的逻辑思维加上适时的“圆场话”,让当事双方心平气和,化解矛盾。这些都是周黎在调解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我还会抓住每一次和双方当事人当面交流的机会,向其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并解答疑问,预防劳动争议案件的再次发生”。今年前5个月,周黎成功调解劳动争议30多起,案件履约率达到100%,无一起反悔。

  经过2年多时间的工作,中心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经验,无论多么难办的案件,在他们手中总能“巧手化干戈,妙语息纠纷”,为劳动争议化解按下了“快进键”,真正达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数据显示,今年1-5月,海曙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总工会分中心成功调解案件51起,主要涉及工伤纠纷,劳动工资纠纷等,为职工追回金额达到343万余元,此外,调解中心下属5个乡镇调处分中心成功调解191起,为职工追回金额428万余元。5个月时间,两级工会调解组织共为职工挽回770余万元损失。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这个金牌调解团队是如何炼成的 2022-06-20 2 2022年06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