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制一份“赵盼儿”同款点茶
青春力量跨越时空与衢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话
挑拣茶叶 |
柯山点茶非遗传承人叶德贞 |
筛茶粉 |
学生制作的茶百戏 |
■金妮
碾茶、热盏、击拂、水痕……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中,赵盼儿的“点茶”技艺让国人大开眼界,亦因此,宋代“神仙快乐水”和宋代文化现象引来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暑期,怀揣着对点茶的浓厚兴趣,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团青百年颂,衢风遇非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衢州市柯城区,拜访柯山点茶非遗传承人叶德贞,向他学习茶艺,感悟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在拿起与放下之间,思考生活的意义。
南宋时期点茶技艺已臻于成熟
叶德贞是衢州常山人,国家一级评茶技师,柯山点茶非遗传承人。柯山点茶技艺是衢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其独特的制作方式与味道,在一众非遗项目中脱颖而出。
叶德贞为同学们讲述了点茶的历史。
据介绍,点茶的文字记录最早出自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其详细描述了点茶的方式与流程,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到了南宋时期,点茶技艺已臻于成熟。束口盏也在此时成为点茶的专用器具。
不同于一般的泡茶,点茶需用茶粉,而茶粉来自“团茶”。同学们近距离欣赏了堪称艺术品的“团茶”。
制作团茶,过程比较繁琐,从采茶、研磨、捣碎,到加水、脱模、烘干,总共要耗时五到七天。
实践队员们动手体验了茶叶的挑拣、茶粉的研磨过程,最终收获了一小罐茶粉成品。
等它沉下来,闻到的便是花香
实践队员们本次学习的重头戏是《梦华录》中赵盼儿同款点茶!
点茶之前最重要的一步,便是烫茶盏和烫茶筅。它除了清洁消毒,更重要的是为保持茶、盏同温,以获得最优体验。
叶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演示:“取粉一般来说是0.6克到1克,开始时,茶粉的香味是很冲的,这个时候不适合点茶。慢慢地等它沉下来,闻到的便是花香,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点茶……”
第一汤是调膏,要调如溶胶,水要少,调膏对点茶影响最大,膏调得好,后面点茶才更容易出彩;二汤是唯一可以加多水量的过程;三汤注水讲究的是多寡无浅;四汤加水也要少一点,此时水位已经较高,所以要采用“拂”的手法;五汤水就更少了,随着水量增加,茶的颜色显得更白;第六、七汤则是看情况注水,此时若沫饽看起来已经又厚又稠,即可停止拂动,这时的茶汤很厚,细腻的沫饽溢满于盏面,以茶筅拂动沫饽,使沫饽在盏的周围回旋不动,这叫咬盏……
一盏好茶绝对不是靠单次打出来的,需要靠不断变换的层层叠加的手法。
叶老师展示完毕,大家开始尝试点茶,过了些许时间,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了一杯自己亲手点的茶。
接下来,队员们体验了与赵盼儿同款的“茶百戏”:用茶匙在茶汤上作画,呈现出茶中有画、画中有茶的意境,极具美感。队员们在茶面上绘出了党徽纹样,以表达“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在亲自学习点茶技艺之后,大家方知这样一盏好茶汤的来之不易。于是静下心来品味一盏好茶,透过茶香慢慢体会人生百味。
在拿起与放下之间,思考生活的意义
叶德贞告诉同学们,研究点茶技艺曾带领他走上了内心的另一种奇峰。那时,他走访了很多很多茶商,研制了很多很多款茶,最后才找到自己想要的原材料,并且制作了现在的一些茶品。整个过程当中,感悟到极度安静的心境。
“传承茶文化最核心的是什么?”
叶德贞的应答是,学习茶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更好地得到滋养。当代社会发展比较快,如果说有机会去感受一下茶文化这种慢生活,可以更好地修复和去除自己的心伤以及社会的纷杂。古人说茶是可以清除烦恼的,每个人在每个年龄段每个处境下都会有自己的烦恼,茶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让大家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下得到片刻的安宁,感悟生活。传承中华茶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一个民族的使命感责任感之所在。
在叶德贞老师的指引下,队员们暂别了生活的纷扰,沉下心来,点一盏茶,在拿起与放下之间,思考着生活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地域的特色标签,而点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茶文化的最高峰,在衢州这片土地上得到了深度的滋养与灌溉。历经千年,点茶这项本属于宋代的极致美学又通过非遗匠人之手,在现代社会散发出了独特的魅力。
青春力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柯山点茶在浩瀚的人间烟火之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