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科学

明明已经吃饱了, 为啥还能继续 “炫”下甜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顿饱餐之后,感觉已经吃不下了,但是看到甜点后,依然能够大快朵颐。就像蜡笔小新一样,明明已经吃饱了,为啥肚子还能“腾出地方”继续吃下甜点?

  甜点吸引你可不只是它好吃

  吃饭时,自己做或者买的种类并不多,通常集中在两三种食物上,当同一种食物吃得比较多的时候,从中获得的快乐就会减少。这是一种叫作感官特异性饱腹感的现象(简称SSS现象),它是一种感官享乐现象。通常你吃同一种食物达到一定量之后,由这种食物产生的满足感就会下降,从而产生饱腹感,从该种食物中获得的快乐也随之降低。

  吃饭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一大桌美食很好吃,但随着时间推移,大脑最终会对美食产生“厌倦”,进而产生饱腹感。如果此时换上甜点,由于甜点在这顿饭中是一个新的风味美食,则会导致食欲的更新,从而肚子依旧能为甜点腾出空间,即便你之前已经觉得吃得很饱了。

  糖没有强饱腹感

  对于喜爱甜食又不想长胖的人来说,还有一个令人糟心的地方:甜点(主要是糖)不会让人有很强的饱腹感。

  当我们饥饿的时候,胃会释放一种叫饥饿荷尔蒙的激素,刺激神经传递信号给大脑告诉它需要吃饭。吃饭的时候,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纤维素等会导致饥饿荷尔蒙的含量显著下降,从而缓解饥饿感,提升饱腹感。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吃糖和喝水一样,饱腹感的维持不会很久。摄入的糖会快速分解成单糖进入血液,血糖水平上升,此时产生饱腹感,这也是为啥低血糖时吃块糖就能快速缓解,然而胰岛素也会快速降低血糖水平,使饱腹感消失。这个过程相对比较快,加上分泌饥饿荷尔蒙的胃还是空着的,所以依旧会有饥饿感。

  大脑如何感受饱腹?当然了,现实世界里吃甜点依旧会感觉饱,这是因为虽然甜点含糖量比较高,但也含有其他营养物质,所以并不等同于只吃糖,加上胃的牵拉感也会增加,这些刺激也会告诉大脑吃饱了。但因为其成分主要是糖,所以饱腹的感觉会弱一些。

  综上所述,吃饱饭后,在SSS机制影响下甜点对大脑有吸引力,吃甜点还没有较强饱腹感,所以在吃饱饭后我们依旧能继续“炫”甜点。

  大脑为什么这样响应

  一些想减肥的人看到这会很苦恼,然而从进化的角度来讲,这其实是一种优势。这种机制使得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不会局限于某几种食物,反而倾向于选择更多种类的食物。这样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营养范围,达到均衡饮食的目的。而进食更多种类的食物会保证我们身体不会缺少某些关键的营养物质,这样的大脑响应也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存优势。

  总之,虽然知道为何饭后还能吃下甜点后并不能帮助我们克制吃甜点,但我们可以通过大脑响应机制帮助我们自己吃得更好。比如做饭时加入更多种类的食物,其中就可以包含我们平常不怎么爱吃的。

  据科普中国


浙江工人日报 科学 00003 明明已经吃饱了, 为啥还能继续 “炫”下甜点? 2022-09-27 2 2022年09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