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健康

一盘隔夜大肠吃丢了性命

吃隔夜菜伤身 不如“浪费”一点

陆远强 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中毒急救与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增龄与理化损伤性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擅长中毒、急危重症、创伤等的临床救治。研究方向为心肺复苏、失血性休克、中毒等常见急危重症的临床救治及机制。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或教学项目10余项。

  ■记者程雪 通讯员王蕊、江晨

  关于隔夜菜,生活中总能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隔夜菜不能吃,容易导致闹肚子不说,还可能致癌”和“现在天气冷,隔夜菜放得住,热一热继续吃没问题,不然扔了多可惜”。本期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陆远强谈谈吃隔夜菜的危害。

  隔夜菜吃出人命

  跟随女儿女婿定居在杭州的洪伯,平时喜欢为忙碌的子女做饭。但他有个习惯,就是前一天晚饭多煮一点,做得花样丰富一些,第二天孩子们去工作后,他就热一热前一晚的隔夜菜。

  前几日,洪伯特地做了自己的拿手菜——辣椒爆炒猪大肠,但孩子们却因应酬没回去吃。

  第二天中午,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他用微波炉把前一天做的剩菜稍微加热了就吃了。吃完后,他就感觉肚子有点不舒服,紧接着开始恶心、呕吐。他找出蒙脱石散吃下后,腹泻的情况稍稍缓解。没想到当晚他又发起烧来,体温最高达40℃。被女儿发现异常时,他已经躺在床上意识模糊、呼之不应,被120救护车紧急送往浙大一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洪伯被诊断为肠道感染引发脓毒症,感染性休克,体内酸碱失衡,内环境紊乱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等一系列的病症,被送入EICU进行抢救。由于送医的时间过晚,加之本身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而且已经全身多器官衰竭,最终洪伯因抢救无效而去世。

  来势汹汹的脓毒症

  让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脓毒症究竟是一种什么病?陆远强解释,脓毒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是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正是因为“敌人”太强了,人体的免疫系统被打到“崩溃”,进而会诱发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60岁以上的人群最频繁“中招”,他们往往更勤俭节约、爱惜粮食,剩饭剩菜不舍得丢弃。但剩饭剩菜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变成各种细菌、微生物安家落户的乐园,变质后的食物吃下去,病菌就会进入人体大肆破坏,引发疾病。

  陆远强补充说,脓毒症未必只从“口”入,如果身体免疫力低下,手上破个口、被蚊虫叮咬、智齿发了炎等日常可见的小毛病都有可能引发脓毒症。当身体出现寒战、发热、心慌、气促、酸中毒、精神状态改变等,必须引起重视。

  《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显示,全球每年脓毒症患病人数超过1900万,其中有600万患者死亡,病死率超过1/4。如果能在感染1小时内得到正确诊治,患者存活率将达到80%以上;如果在感染6小时之后才被诊治,患者的生存率就会下降到30%。所以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健康别再吃隔夜菜

  隔夜菜的危害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与其伤身,不如“浪费”一点。

  陆远强介绍说,新鲜蔬菜亚硝酸盐含量极低,大家不用担心。但储存过久、腐烂的和烧熟后常温久置的绿叶菜中亚硝酸盐会有所增加,最好低温冷藏,但也不要存放太久,蔬菜现做现吃,营养价值和安全性都要好很多。

  螃蟹、鱼类、虾类等海鲜,隔夜后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易损伤肝、肾功能。

  很多人都爱吃半熟蛋,可是这种蛋如果杀菌不彻底,再加上鸡蛋营养丰富,格外容易滋生细菌,久放后食用易发生危险,所以鸡蛋最好即煮即吃。

  银耳、蘑菇、黑木耳等,都极容易残留亚硝酸盐,放久了会滋生致病微生物。

  隔夜卤味不要吃,即使放在冰箱里也并非绝对“保险”,冰箱里易滋生霉菌和嗜冷菌等。

  凉拌菜在加工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较多的污染,若将它隔夜保存,即使是冷藏也很有可能已经变质了。

  陆远强建议,日常烧菜最好做一次性的量,不要做得太多;每次热菜时要把食物彻底热透;如食用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或发热、气促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


浙江工人日报 健康 00003 一盘隔夜大肠吃丢了性命 2022-12-05 2 2022年12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