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国家鞋类设计师高级技师、康奈集团研发中心总监沙民生:

和鞋子谈一辈子的“恋爱”

  记者吴晓静报道 做一双鞋,需要280道工序。对从小就长在鞋堆里的沙民生来说,每一道工序都如数家珍。出生于1961年的沙民生现任康奈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是国家鞋类设计师高级技师,浙江省首席技师。他和鞋的渊源,要从家庭环境说起。他对制鞋的热爱,就像一颗埋藏在心底的种子,生根、发芽,早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鞋堆里长大的“家属工”

  “你看,这是用新型材料研制的鞋底,是不是特别轻?这里还有橡胶鞋底,发泡鞋底……还有这个带气垫的,就像在你的鞋子里装了新风系统,不用怕脚臭脚汗了。”在沙民生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鞋底。他拿起鞋楦,放进一个个鞋底里细细地琢磨,偶尔兴奋地向记者展示最新研制的产品,“以前的鞋子,讲究的是牢固,穿好多年都穿不破。现在人们穿鞋,更讲究舒适度和时尚性,对功能和技术的要求更高。”

  算起来,沙民生是从1981年开始从事皮鞋设计工作的。可早在他出生时,似乎就注定了要与鞋子谈一场一辈子的“恋爱”。“我的奶奶以前是东方红鞋厂的,妈妈也是,我小时候常拿鞋楦、鞋子当玩具。那时放学了就泡在鞋厂等妈妈下班,别人不喜欢的鞋子气味,我却觉得无比好闻。稍大一点,到了暑假,就常帮着妈妈做鞋帮。”他的童年和少年充满了关于鞋的记忆。

  理所当然,成年后的沙民生以“家属工”的身份上班了,干的虽只是个普通的夹帮工,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却很苛刻,每个钉子都要钉在固定的位置,每个细微的动作都要规范,每夹一只鞋帮的用时都做记录。

  “把手表放在桌上计时,夹帮10双鞋刚好一个半小时,一天可以夹帮50双鞋。我记得那时候计件一双是1毛6,我一天可以赚8元。”不仅快,而且好,这让沙民生意识到自己制鞋的天分。参加比赛,那个拿第一的总是他,因为手艺精湛,他做出来的鞋子也免检。

  鞋匠是始终不变的身份

  进入康奈集团后,通过对制鞋工艺的不断研究,如今的沙民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发理念。他带领研发团队每年开发新品上万款,以自己的专业技术成为温州鞋业技术革新的带头人。

  沙民生领着记者参观了康奈集团研发中心,这里有最新的智能3D脚型测量仪器。“那边是第一代,那个是第二代,我们面前这个是第三代。”这些凝聚着心血的仪器,是向个性化制鞋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一看就知道你是穿37码的鞋子,用机器,可以给出更精确的数据。”

  短短几分钟,记者的脚长、脚宽、踵心宽、跗围、跖围数据全部可以通过二维码传输到手机上。沙民生说:“我们说鞋子的肥瘦,有二型、二型半、三型等,你在商场里买到的男款一般都是二型半,这个属于比较好测量的。但是对于一些脚型比较特殊的人,比如大小不一样,指关节特别突出等,就需要更为细致的数据,进行个性化定制。像你现在看到的是5个数据,我们后台记录的是54项数据。”

  现代人对舒适度的追求,让制鞋更加追求精良。沙民生曾专程去上海,走访外国名牌鞋店,“有一个英国的品牌,买一双鞋差不多要5万元,他们的师傅每年来上海两次,就是专门给顾客测量脚的。”他的办公桌上也放着一张国外某奢侈品牌的皮鞋照片,“我们经常要搜集最新的时尚资讯。比如照片里这双鞋,下面是运动鞋底,上面是皮鞋面,结合了舒适性和美观度。一些新的好的想法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在沙民生和团队的努力下,传统设计手段转型升级,3D鞋样设计技术实施推广应用,并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深入开展鞋类舒适度研究,制定了国内第一个鞋类舒适度的企业标准。

  当然,在沙民生眼里,工作远远不止这些,为推进鞋类研发工作的持续发展创新,他带领团队先后成立了“浙江省沙民生技能大师工作室”“沙民生鞋类设计创新工作室”。其中“沙民生鞋类设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浙江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康奈研发中心被授予“省级技术中心”。

  有人问沙民生,你这么厉害,为什么不自己创业当老板?他笑了,“当老板和当鞋匠都是一种职业。要知道自己的长处,找准自己的定位。鞋匠这词用在我身上特别合适,这是我始终不变的身份。摸着鞋,我就觉得特别安心。”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和鞋子谈一辈子的“恋爱” 2017-05-05 2 2017年05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