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工 人

“要干就干出点名堂来”

巨化焊工王志强秉持初心和匠心书写34年奋斗史

王志强正在工作。

  通讯员廖建忠报道 他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他先后获得浙江省、衢州市、巨化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他是罐式集装箱产品ASME取证主焊,以其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取得了特材等离子焊接、钛管换热器管板自动焊接等20多项创新成果,在他身上迸发出匠人自强不息的敬业精神,诠释着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他就是浙江巨化装备制造公司焊工、高级技师王志强。

  从门外汉成长为行业领头羊

  “既然干了焊工,就要干好,就要干出点名堂来。”这是王志强立志当一名好焊工的初心和匠心,并激励着他在焊接这条道路上奋斗了34年,一路勇往直前。

  学徒初期,王志强连焊枪都把不稳。师傅告诉他:“想当一名好焊工,靠的是过硬的基本功。”为了尽快掌握焊接技术,每天上班他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碰到难题虚心请教老师傅,对焊条的使用角度、焊接的电流强度、施焊的方法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反复练习。作为新人,难免手忙脚乱,手脚常被烫出水泡,可王志强却喜欢上了焊花飞舞的场景。

  在旁人看来,焊工是辛苦的,但在王志强眼里,却是苦中有乐。为了练腕力,王志强像着了魔似的,一练就是一年多,每晚在胳膊上吊砖头练毛笔字,手腕累得酸疼,从半块砖到2块砖,从那以后,他手持两三斤重的焊枪也能纹丝不动。为练腿功,他平时做事尽量蹲着,练就了蹲着焊接四五个小时不在话下的本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练就了一身精湛的焊接技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第一次参加巨化职工技术大比武铩羽而归到成为焊接技能带头人,从一个看不懂焊接工艺的愣头青到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的行家里手,从自己埋头苦干、一枝独秀到培养出8个徒弟成为班组长,一个现代工匠的优秀品质在王志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培养年轻技术力量不遗余力

  2012年,以王志强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成立后,他既是课题攻关的组织者,又是后备力量的培养者。罐箱筒体合拢缝焊接时,烟尘大、环境差、效率低,采购新装备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此前,也有人对此提出改进建议,但效果不明显,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后续的生产进度。怎么办?王志强开始大胆地尝试和实践。他用现有的十字伸臂焊机,从焊接工艺参数调整到焊材焊剂使用,从焊接操作方法变换到焊接温度控制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作业现场环境好了,质量有保证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近5倍。类似这样的攻关课题还有很多。

  “一个人的焊接技术再好,不可能支撑一家企业的发展,只有培养出一支技术成熟的队伍,企业才能不断做强,把产品品牌做大。”王志强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

  “焊接部位如有铁锈、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否则就会出现气孔。”“在对接打底时,背面需要实施气体保护,可以预防底层焊道的背面被氧化。”“不锈钢焊条在使用时应保持干燥,不能多次重复烘干,否则药皮易脱落。”……在工作室专业培训会、员工技术大讲堂上,王志强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多年积累的绝招、绝活。有人曾经劝他,应该给自己留一手,否则有可能出现带出徒弟饿死师傅的情况。可是,王志强坚信只有大家的技术提高了,装备制造的质量才会上档次,才会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王志强用传承、传授,无私践行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让一批高技能青年焊工脱颖而出。

  工匠艺精,则产品高大上;工匠云集,则企业强优旺。在企业创新创效、提质提效、转型突破的重要时期,王志强用实际行动为企业擦亮了金字招牌,以现代工匠能吃苦,也能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品质,助力企业的转型发展。


浙江工人日报 工 人 00002 “要干就干出点名堂来” 2017-08-18 2 2017年08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