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人文

阳明心学与文化自信

学者大咖就“阳明心学与文化自信”进行学术交流和互动。

  ■通讯员杨明

  阳明心学峰会日前在明代大儒王阳明的故里余姚举行,多名学者会集一堂,各自阐述对于阳明心学与文化自信的理解。本届峰会以阳明心学和文化自信为主题,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阳明学说的生活内涵、扩大阳明学说的影响力具有现实意义。

  峰会邀请了四位学者,分别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原文化部部长王蒙;作家、三智阳明研究院执行院长度阴山;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杜保瑞;宁波市社科院院长陈利权。四人在论坛上各自进行了主旨发言和学术互动讨论。

  嘉宾当中,德高望重的84岁作家王蒙最先发言,他自称“80后”,头一句话就是“王阳明太可爱了”。王蒙认为,王阳明从自身出发,已经想到了关于个体的“文化自信”的问题。“王阳明说,人生第一要事、最高境界,就是读书做圣贤,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存在。”王蒙说道,“这句话太好了,太可爱了。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关于文化自信的问题。”

  王蒙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着他所理解的关于文化自信的王阳明。“王阳明又说,‘你看满街都是圣人,那么满街圣人看你也是圣人。’我们对于圣贤的向往,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并不是说街上都是圣人。不过,王阳明认为,圣贤与常人的区别,就在于圣贤悟到了良知并按良知行事。打个比方,如果在城市生活中,我们宁波人人向往圣贤,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一个美好的状态。今天,我们的经济发展得很快,但是世道人心方面,还有很多大家担忧的情况存在。”王蒙的这番讲解,让台下听众听得津津有味。

  对于王蒙来讲,受王阳明最大启发之处便是“心学”。“他强调一切要在心里面解决,一切美好的东西心里面本来就存在。这个拿到今天来说,就是文化自信,就是主体意识,就是担当精神。”王蒙说,他还结合了王阳明那并不算顺利的人生经历,“他进入仕途不久就被杖四十,能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但他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仍然讲‘反求诸己’,而不是埋怨旁人,否则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还有,别人以落第为耻,王阳明却以经不得失败、挫折、误解和冷遇为耻。他对内心的强调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文化的定力。”

  随后,围绕“阳明心学与文化自信”的主题,陈利权发表了《从桃源书院、慈湖书院到姚江书院》的主旨发言,从宁波古代不同时期的书院开办情况、思想传承角度,论证了对于当今开办“阳明书院”的启示;度阴山则关注于王阳明不同时期提出的心学概念与“致良知”的统一,也从“万物一体”的角度讲述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杜保瑞则从中国传统哲学角度,讲述了王阳明心学的独到性与其方法论的重要性。

  本届峰会上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重走宁波阳明之路”。以明正德八年王阳明游四明山的经历为背景,来自各地的学者与嘉宾将共同参观王阳明故居、曾经的讲学处——中天阁等人文名胜。


浙江工人日报 人文 00003 阳明心学与文化自信 2018-04-21 2 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