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人文

老物件里的乡土记忆

  ■陈新森

  在磐安县尖山镇尖山村有这样一个把农村老物件当宝贝的人,他叫张小宝,今年62岁,农民出身,办有企业,痴迷古物,收藏了满屋子大大小小的民俗生活用品,并经文化部门批准,于2015年创办了磐安台地农耕博物馆,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参观。这家位于尖山镇夹溪路68号的农耕博物馆内,数千件不同时期、不同功用的农村老物件,或整齐排列,或实景摆放,向每一位来访者,展示着独具台地民俗风情的生活场景。

  成套的木匠工具、完备的农耕器具、琳琅的生活用具,大到风车谷仓,小到针头线脑,这里应有尽有。这些曾经和农民朝夕相处的老物件,随着滚滚的城镇化浪潮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再不搜集就没有了,有些东西可以用钱买,一些东西,比如这些现在用不到的老物件,一旦消失,有钱也买不到了。有人说,可以重做一个,新做的和老旧的,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老物件越看越有味道,因为它身上有时间的印记。”在张小宝眼里,这些老物件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他指着一长溜老灯具说,“农村照明最早靠松明,后来有桐油灯、煤油灯、美孚灯、气灯,电灯照明现在看来很普遍,其实历史并不长,农村灯具变迁史其实就是一部社会发展史。”我拿起一盏从未见过的竹制方形灯,上下两层各有一铜盏,我问这灯怎么用,小宝接过灯,往墙上一挂,“这灯既能放在桌上,又能挂在柱壁上,上层的铜盏用来盛油点灯捻,下面较深的铜盏,用来盛清水,以接灯芯燃烧后落下的残红余烬。你看,这灯的背靠,还刻有吉祥纹饰,雕得十分精美。”

  尖山村位于海拔500多米的高山台地,在复县之初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村落,随着磐安工业园区的建设,土地上建起了现代化厂房,大批当地农民摇身变成了产业工人,曾经的蛙声一片变成了机声隆隆,一种古老的耕作方式被机械化和城镇化终结和取代了,被敬天惜物的农民倚仗几千年的传统器具陡然闲置了。张小宝是土生土长的尖山人,2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便一直由奶奶抚养成人。长大后,学过木匠,做过泥水,当过小工,经营过小本生意,57岁时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机,凭借着自己多年从事塑料制品的经历,创办了磐安县兴达橡塑公司,在磐安工业园区有了自己的厂房,一直从事塑料管材生产,业务稳定,日子安逸,算得是小康人家。但他的心里始终有一个愿望:我祖祖辈辈当农民,如今村庄变城镇,自己办企业,一定要尽己所能,办一座农耕博物馆,给乡愁留点记忆,圆自己一个梦想。那些“濒危的”,被岁月风蚀得沧桑如诗的农具,被张小宝请进农耕博物馆。通过几年的苦心“淘宝”,如今的农耕博物馆已有农耕生产、手工艺工具、日常生活、传统纺织、古钱币、红色宝典等六大类,有十多个展厅,成为留住乡愁、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窗口。

  “我做过农民,这些农具与它们的主人曾经日日不离,如今在这里找到了最好的归宿。许多老百姓来看了,感到特别亲切。”每次走进农耕博物馆,张小宝凝视着这些承载和浓缩农耕文明记忆的老物件,就思绪翩翩,感慨万千,“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既然来过,总要留下点什么。农耕时代的老物件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这些老物件不一定有多高的经济价值,但有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保存它们,对我来说,既是使命,也是责任。”


浙江工人日报 人文 00003 老物件里的乡土记忆 2018-08-11 2 2018年08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