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健康

雨水时节话养生

  ■记者程雪 通讯员张颖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如今,已经进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那么,雨水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傅大治提醒,雨水期间要注意“倒春寒”现象。

  昼夜温差大,年高体弱注意保暖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雨水节气昼夜温差较大,雨水多,湿气重是这个节气的气候特点。俗语说的“春捂秋冻”的“春捂”在这个季节就特别需要强调,尤其是年高体弱者,易于受风寒而患风寒感冒。《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证就是指的关节痛,老寒腿。春季多风,雨水节气寒湿重,具备了“风寒湿”三气杂至的条件,体质弱的人就易患上“痹证”。

  因此,雨水节气一定要注意保暖,重点照顾好“头颈与双脚”两头;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因此衣着宜“下厚上薄”。同时还应避免用冷水洗头洗脸、洗脚、洗澡。另外,常用生姜红枣一起煮汤喝,亦能够驱寒保暖。

  阴雨绵绵,调肝理气愉悦身心

  雨水节气,阴雨绵绵,天气阴晴不定,景色也不佳,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加上春色还未吐艳,无景可观,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中医认为,肝是主情志的,肝气调达,则精神愉悦,根据古代的五行理论,春天对应的脏器是肝。所以,专家建议,春天要放飞心情,要开心,而不能让自己悲伤,雨水节气,更加要注意调理情志,愉悦身心,以顺应春季“养生生之气”的要求。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五行之木,对应的季节是春天,对应的脏器是中医所说的“肝脏”。五行理论认为,“木能克土”,运气有太过不及,春天的节气太过,肝气过旺,肝气犯脾,就容易引起脾胃疾病。而雨水节气,降雨多,湿气重,寒潮时又光顾。脾惧湿,胃畏寒,这种又冷又湿的节气,更让脾胃病高发。

  傅大治副主任中医师说,雨水节气更要注意顾护脾胃,避免生冷、油腻的饮食,少饮酒,饮食要以平性为宜;适当运动,以健胃助消化、避免寒湿入侵;雨水时节气候转暖,但又风多物燥,常常会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因此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雨水时节容易出现“倒春寒”,“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因此不宜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使人“贪凉”,过于食凉,会使寒湿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此外,可以多吃些五谷杂粮,同时巧妇们可以经常熬粥给家人食用,如银耳粥、红枣小米粥、百合山药粥、薏仁莲子粥、薏米仁山药粥、南瓜燕麦粥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浙江工人日报 健康 00003 雨水时节话养生 2019-02-26 2 2019年02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