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职业·教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

培养稀缺如文物的历史修复者

  ■记者杜成敏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把文物修复从幕后推到了台前,让人感受到了文物修复的魅力。那些带着历史痕迹的文物,每一件都有着生命和故事,而人们之所以能重新见到这些精美的物件,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文物修复师默默地修补着历史,接续着古人和今人的对话。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是我省最早设立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院校,该专业目前也是省“十三五”优势与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主要培养文博行业和非遗保护传承事业所急需的古陶瓷修复、书画装裱、古籍修复等手工技艺人才,是新时代“非遗”传人的摇篮。

  融汇古今 赋予文物第二次生命

  在明净的玻璃橱窗内,一件口径9厘米的“龙泉官窑仿金银器把杯”静静地陈列着,它诞生于南宋,如今依旧光洁如新。

  实际上,这件杯子原本缺失了手柄,约35%部位破损。现在能完美呈现,要归功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毕业生章吉锋,这件耳杯就是他花了3个月完成的毕业作品。

  “修复过程很复杂,先用瓷化石膏补缺,上涂黑漆,再推光。”章吉锋说,“看到一件珍贵的文物在自己手中变得完整,成就感还是很高的。”

  与很多人理解的不一样,文物修复并不是简单的复原,还考验着文物修复师的悟性和艺术功底。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师朱伟洁介绍,在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文物修复分为考古修复、博物馆修复和艺术性修复。艺术性修复最为复杂,它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工艺上有大漆修复和金缮修复等多种选择。

  一块碎片还原整个器物

  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实践基地里,陈列着一件高76厘米的元代的龙泉窑——缠枝牡丹瓶,这件文物在国内非常稀少,即使博物馆里也未必能见到。而它的最初面貌,只是一位学生在古玩市场上淘来的一块碎片,朱伟洁带着学生花了近5个月时间才修复完成。

  “缺失部分达70%,能找到的参考资料也很少,我们要根据历史朝代,推测它的艺术文格和工艺,来复原牡丹花的全貌。”朱伟洁说。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还要学习大量的历史知识,要弄清文物的历史朝代和工艺特点,尽量完美地去还原文物的原貌。若碰上文字缺失的古籍修复,还要具备很深的书法功底。可以说,学了这个专业,你有可能变成一位博古通今的专家,也有可能是一位在鱼龙混杂的古玩市场上独具慧眼的高人。

  “最高的境界,是修复出那个朝代的气质,如果你真的喜欢这个专业,这里充满挑战和成就感。”朱伟洁说。

  人才稀缺如文物

  据了解,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有40人左右,就业主要有博物馆、拍卖行、文物公司以及自主创业等方向。从全国看,教育部备案的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26所高职院校,每年毕业生仅1000多人。

  据统计,目前全国馆藏文物4000万件(套),半数以上需要修复,而全国文化遗产行业从业人员约为15万人,人才严重紧缺。业内人士称:“要修的太多,能修的太少。”

  “大众对文物的接受度很高,所以文物市场的前景很不错,毕业生供不应求。”朱伟洁说。

  裘基鹏,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14届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毕业生。2016年,毕业后的裘基鹏来到松阳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专项从事“拯救老屋行动”项目工作,经过3年多的实践,参与修缮16个乡镇(街道)35个行政村的142幢老屋,建筑面积9.6万多平方米。

  2018年9月,“拯救老屋行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之举被写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今年的省两会上,省长袁家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广“拯救老屋”松阳模式,加强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

  “文物修复有趣而成就感强,但凡真心喜欢的年轻人是非常执着而坚持的。”朱伟洁说,“这个行业的人才,既要有手艺、有头脑,还需要有情怀。”


浙江工人日报 职业·教育 00003 培养稀缺如文物的历史修复者 2019-03-29 2 2019年03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