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另一条路上” 走出的辉煌

——浙江职业教育改革纪实

  据新华社杭州5月21日电 曾经,职业教育是一些人迫不得已的选择;如今,职业教育成了更多人心甘情愿的选择。

  近年来,浙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府与院校形成“良性互动”,深入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服务支撑。

  “我喜欢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有一技之长,心不会太飘”……在浙江,职业教育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让他们在“另一条路上”走出辉煌。

  职业教育改变“命运”

  1990年出生的满浩洋(详见本报4月27日第1版特别报道),27岁成为宁波银行一级支行副行长;“00后”职教生顾敏辉,曾经是沉迷网吧的“问题少年”,如今,他痴迷于工业机器人制造,被许多企业争抢。

  在浙江372所职业院校、35.3万名在校职教生中,满浩洋、顾敏辉这样的毕业生不占少数。他们成为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重要生力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促进全省就业、改善民生、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浙江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说,“我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优化‘工匠精神’培育环境,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就业质量等明显提高。”

  数据显示,近年来,浙江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7%以上,中职学校省内就业率为92%以上,且高质量就业、进入企业核心管理层比例不断增加。

  在“五千行长同一个母校”的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记者发现,“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学工部牵头的“学生千日成长工程”贯穿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明理学院”“淑女学院”等载体,较好地实现了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和尊严感、使命感教育。

  “做一行,就要对这行有深入的了解”“有些事情,需要一种笨拙的坚持”“什么阶段达到什么目标,都要有个计划”……满浩洋说,这些品质都离不开母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培养。

  职业教育催生“变革”

  如何在政府管理与院校办学间形成“良性互动”,是浙江职业教育改革始终探索的重要议题。

  记者调查发现,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职业院校办学主动性,浙江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构建稳定的基本支出保障制度,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奖补机制,强化以专业为核心导向的支持体系,完善以项目工程为引领的激励机制……

  “浙江职业教育改革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明确态度。在落实中央决策和经费保障上毫不含糊,又给学校充分的办学和用人自主权,鼓励学校根据自身定位和特色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国高职研究会会长周建松说。

  以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为例,浙江职业院校在现代学徒制、职教集团、混合所有制办学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实践,获得了专家赞扬。

  得益于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共办,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亚洲最大的注塑机生产企业海天集团共建海天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办了中国鞋都技术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融入网络经济优势发展的产业集聚区金义都市新区,创办了“金义网络经济学院”。

  (下转第4版)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另一条路上” 走出的辉煌 2019-05-22 2 2019年05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