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抱赤子之心 守家国大义

宁波帮与祖国同行的70年

  通讯员房伟报道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望那些与祖国同行的宁波人,回顾宁波帮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

  一代代宁波帮人士将自身发展紧紧融入国家的前途命运中,无论时代的洪流如何推进,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抱赤子之心、守家国大义、秉开拓精神,为祖国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他们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并进,不仅实现了传统商帮到近现代商人群体的转型,更完成了从商业领域到社会多个舞台的集群式跨越。”宁波帮博物馆馆长王辉这样评价。

  日前,“与祖国同行——宁波帮与共和国70周年特别展”在宁波帮博物馆开展,清晰展示了宁波帮留在历史长河中的足迹与身影。

  为了新中国的成立

  上世纪2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盛丕华在上海经营的红棉酒家,成为宁波帮聚会议论时局的主要地点,诸多民主人士如黄炎培、陈叔通、包达三等,经常在此聚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界爱国人士和民主运动的重要人物几乎都到过红棉酒家。郭沫若有一次参加聚餐后,对盛丕华感叹地说:“我在这里才真正闻到民主的空气。”

  与此同时,无数宁波人投身革命前线。如沙文汉,不仅在家乡组织农民运动,更活跃于上海,参与领导“文化界救亡协会”,团结各党派人士。1935年,张承宗在上海加入“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自1947年起任中共上海市地下党市委书记,卓有成效地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和接管上海,为上海的解放和接管作出重要贡献。

  为了新中国的事业,朱枫接受党的指示于1949年11月前往台湾执行秘密任务。两个月后,她在台湾的任务圆满完成,即将返回,却遭叛徒出卖,并于1950年6月10日英勇就义。直至半个世纪后,她的骨灰才回到大陆,安葬在家乡镇海。

  1949年10月1日15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多位宁波籍人士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其中就有盛丕华、包达三、蒉延芳、刘良模、林汉达、盛康年等人。

  建设我们的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宁波人以无比的热情投身新中国建设,在经济、文化、科研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50年,潘阿耀在上海慎昌铜厂试制成我国第一根无缝钢管,成为上世纪50年代产业工人先头兵的代表。翁文灏长子翁心源参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并担任国家石油工业部基建司总工程师,先后组织了多项油气长输管道储运工程等工作,被誉为“中国输油第一人”。

  1962年,中国电影界票选出一批“新中国人民演员”,宁波籍演员王丹凤入选。王丹凤曾在电影《护士日记》里扮演一位新时代女性,为建设祖国投身边疆。其间,她所演唱的电影插曲《小燕子》,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记忆。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实施“禁运”,导致国家财政困难、外汇奇缺,时任中国首家外贸专业公司——中国进口公司经理的卢绪章,在世界穿梭,调查市场、谈判合同,促成了中日贸易协议的签订、中古建交以及第一届广交会的举办。

  同样,在这段以奇迹般速度发展“两弹一星”的时代,许多宁波科学家投身一线,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胡思得、毛用泽、周永茂、阮可强等。

  昂首走进新时代

  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新时代。我们耳熟能详的无数宁波帮巨擎,正是在这个时代义无反顾、不求回报地投身国家建设,并为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两岸交流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宁波帮人士包玉刚、安子介等出席观礼。王宽诚、安子介、董建华等参加了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工作,安子介、包玉刚等参加了基本法的起草。(下转第4版)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抱赤子之心 守家国大义 2019-10-09 2 2019年10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