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尚·旅游

谒辛亥革命烈士 陈英士墓

陈英士墓碑为孙中山先生手书。

  ■陈慈林 文/摄

  陈英士是辛亥革命烈士。前不久,我到湖州访谒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英士墓。

  陈英士,字其美,1878年生于浙江湖州。陈英士早年参加同盟会,资历仅次于孙中山和黄兴。

  陈英士在民国史上是个重量级人物,在中国旧民主革命进程中留下了浓重一笔。上世纪初,陈英士协助孙中山,为推翻满清皇朝立下汗马功劳。辛亥革命后,陈英士被推举任沪军都督。随后他又组织联军,攻占南京,并通电独立各省,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他在创建中华民国和促成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中堪称“助产士”,被誉为“铁血英雄”。

  袁世凯窃国当上“洪宪皇帝”,陈英士起兵反袁,任上海“讨袁军”总司令,但因孤军作战而失败。上海大街小巷,甚至电车上,到处贴着悬赏5万大洋捉拿陈英士的启事,陈英士被迫藏匿上海租界内。

  为了打击袁世凯的气焰,陈英士曾派人在外白渡桥上刺杀了袁世凯心腹、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此举使袁世凯闻风丧胆,竟“至终日不食”。

  1916年5月18日,陈英士在上海法租界萨坡赛路14号日本侨民山田纯三郎的寓所被枪杀,凶手逃逸。中外舆论普遍认为是由袁世凯指使的报复行为,孙中山先生痛悼陈英士“生为人杰、死作鬼雄”。

  陈英士被暗杀19天后,袁世凯殒命,“洪宪帝国”覆灭。1917年5月12日,上海万人聚集为陈英士举行国葬。孙中山、唐绍仪、章太炎等主祭,次日归葬于湖州市南郊的岘山东麓,距市区约2公里。

  陈英士陵墓由石牌坊、墓道和墓穴三部分组成,面积约3000平方米,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牌坊高6.25米,宽7.20米,为四柱三间冲天式花岗岩筑成,石牌坊两侧一对石狮分驻左右。石牌坊匾额正中有孙中山手书“成仁取义”4个大字。两旁石柱对联,分别为于右任和蔡元培所题。墓道全长201米,宽12米;中心墓道长100米,宽2.8米。

  走过百米墓道,拾级而上至第一层祭台,祭台两侧亦有一对石狮,使陵墓更显庄严肃穆。祭台中央为巨型花岗岩石碑,上镌刻“孙大总统诔辞”,4字一句,共212字,真切表达了孙中山对烈士的高度评价和深厚感情。

  沿第一层祭台两侧的石阶而上,即为陈英士墓。墓室上圆下方,墓穴正面刻有“气壮山河”4个大字,墓前石碑上“陈公英士之墓”6字为孙中山先生手书。

  沿陵墓石壁两边而上为弧形平台,在此登高望远,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浙江工人日报 时尚·旅游 00003 谒辛亥革命烈士 陈英士墓 2019-11-20 2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