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读书

好新闻究竟“长”什么样子?

读《好新闻的样子——中国新闻奖作品赏析》之启迪

  ■吴杭民

  什么是好新闻?好新闻究竟“长”什么样子?近期,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长江财经传媒研究院朱建华、郑良中合著的《好新闻的样子——中国新闻奖作品赏析》(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又一次给出了明晰的答案、优秀的范本。

  该书以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原文为分析对象,评析文章联系当时新闻传播的实际需要和新闻采写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获奖作品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新闻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探讨各种题材新闻写作技法与技巧,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指导性、权威性。原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在该书序言中说,“相信会给每一位新闻同人带来启发”。

  都说好新闻“可遇不可求”,其实,好新闻无处不在,就看你是不是有敏锐的“发现力”。何谓“发现力”,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定义为:善于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说到底,就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综合体现——“四力”的结晶,就是“发现力”,这没有捷径,更没有什么秘诀。

  新闻奖是新闻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尺。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共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到2020年已评选30届,累计评出获奖作品7300多件,呈现了新闻人眼中的中国与世界。作为新闻界公认的“样板”和“标杆”,它们为认识好新闻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好新闻的样子——中国新闻奖作品赏析》第一辑《主题宣传创新与突破》之首篇《主题宣传要善于讲故事》,不禁让笔者对本报的传统“讲述职工好故事”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的农民工兄弟姐妹涌入浙江。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挥洒汗水,为浙江经济建设添砖加瓦;他们点燃青春,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他们勤劳踏实,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浙江宏伟篇章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时代赞歌!2019年岁首,本报在策划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时,立足“三工”定位,把关注的眼光投向了农民工群体。我们选取了4位故事性极强的农民工,忠实而温情地记录了这4位出生于上世纪不同年代的农民工的人生故事,以此来印证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在之江两岸,我们时时可以见到他们起早贪黑、勤劳的身影,我们时时可以感受他们踏实的奉献精神,我们时时可以见证他们的奋斗人生。他们,有的经过自身的努力,通过勤奋创业,成为了企业的投资人;有的依然坚守在自己热爱的基层岗位上,通过辛勤的劳动,成为了全国级的优秀农民工——无论身在何处,他们身上,总是洋溢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他们一路奔跑、一路追梦,在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和汗水的同时,在城市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用劳动实现了自我的提升和转型!

  2019年1月12日-2月16日,本报推出了近1.5万字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致敬!农民工》,笔者在开篇的评论中深有感触地写道:共和国的宏伟篇章里,他们用汗水奋力点燃青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共和国史诗般的壮阔变化,离不开这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他们,值得所有人的尊重!

  好新闻究竟“长”什么样子?原来就是这个样子!主题宣传,不是干巴巴的枯燥说教、堆积套话,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亟需创新与突破。本组系列报道充分体现了主旋律报道的深度和魅力,更是践行“四力”要求的一组成功报道。推出后,在广大职工尤其是农民工中引发强烈反响,他们纷纷给本报为普通小人物“立传”点赞,认为这是一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尤其是系列报道中的杭州美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环卫工江小兰,之后还作为观礼嘉宾,进京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本组系列报道后来还荣获2019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奖。

  什么是好新闻?好新闻究竟“长”什么样子?让我们继续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来回答这道必答题吧!


浙江工人日报 读书 00003 好新闻究竟“长”什么样子? 2021-07-13 2 2021年07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