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人间

严格的把关人

  ■金剑奇

  今年4月中旬的一个午后,我接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她用温柔的语气对我说, 她们正在为“建党百年”筹办一台歌舞节目。她听人说我唱歌不错,便想邀我参与演出。在电话里,我礼貌回应她:“我唱歌很一般,纯属业余爱好,我的专业是美术、摄影及书法呀!”没想到这女人竟然“一意孤行”,坚持劝我加入。如此诚意, 盛情难却。我只好答应她,第二天去观摩排练。

  我如约一进门,“你来啦”那温和又熟悉的音调,让我瞬间把这声音同前一天的声音链接上了。原来是早已见过面的周兰英老师呀,一位低调的单位老前辈,70多岁的年纪却有着60岁左右的精气神。周老师身材娇小、落落大方,与她对话你会发现,她有种家人般的亲和力。

  作为曾经杭师院音乐专业的高材生,周老师在艺术上从不愿降格以求。比如对我们排练渐熟的主题曲《南湖红船》,周老师显然不满足于只唱原版歌曲,于是她和大家伙儿商量,将前四句的对唱部分,让有唱戏功力的二位,尝试以一种京剧味儿的腔调来演唱。起先我们心里都没有底,可她这一改,还别说,使歌曲领唱部分委婉柔和,韵味十足,和后面高亢激昂的合唱形成反差,达到了层层递进、积极向上的效果。我听出了这首歌渐进的张力,不禁为伙伴儿叫好,也向周老师竖起了大拇指。

  没过多久,周老师对这节目光是歌舞相配,朗诵点缀的老套路,又觉得不够带劲了!她找到我,跟我商量:“在舞蹈之后,朗诵的同时,来一个画画的环节,以打破彼时舞台的过于静态!”我考虑了一下提议说,我想用现场行书,来完成这一分多钟的表演。

  “那好!你在报纸上一比一写给我看!”周老师说。

  我拿起一支小狼毫笔,在粘着报纸竖起的板上,当场挥毫泼墨后,周老师满意地点头说:“可以的!”就这样,我的作品荣幸地入了其法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式演出前,我还得先去买一支大号毛笔来,周老师当然举双手赞成,不过,她给了我一个价格范围。我跑了几家相关实体店,都没有直径3厘米以上的大号笔,最后来到一个文具市场,惊喜地发现一支直径4厘米的兼毫笔,可一看价位,却远超周老师给的限价。经过一番拉锯战式的讨价还价,老板几乎给了一个降无可降的底价。于是,我拨通了周老师的电话,但电话那头传来了亲切而不容含糊的语调:“先不买,你再跟老板商量商量,价格能否再低……”这也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为公家办事,却事到临头遇上“搁浅”。在店家面前,我不免有些尴尬,再次还价不成,只能悻悻而归。这笔,后来我在淘宝上自行买下了,我明确向周老师表示,这笔不用公家报销,将来自己完全可以用到。

  为了熟练使用这支得来不易的大号笔,有一次在大厅排练,我蹲在地上往板上贴纸,刚一站起,被周老师发现我佝偻着背,说身形不美。当她再次催我:“背挺直,挺直!”我按捺不住回怼了过去:“我背真的挺不直!不合格就不上嘛!”周老师判定我在紧要关头“耍脾气”,她也寸步不让:“你这个时候再来说不上,啥意思?”

  渐渐我冷静下来。排练后,看着她银发里渗出的汗珠,我理解了她作为总负责的不易。我们相视一笑,这就算和解了。

  我们的这台融歌舞、诗朗诵及本人的书法表演为一体的音·舞·颂《辉煌足迹》,终于在“七一”前夕顺利上演了,而且观众反响热烈。演出结束,回到后台,我看到那个担任总策划、总导演、总管家的她,默默地端着一只自带的水杯,一口接着一口在喝水,水杯里甚至没有一片茶叶……


浙江工人日报 人间 00003 严格的把关人 2021-07-31 2 2021年07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