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我省加快打造 数字贸易制度体系

争取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本报讯 记者程雪报道 12月7日,我省召开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第七场),晒出今年前三季度浙江自贸试验区成绩单,介绍数字赋能“三个自贸区”建设成果,以及公布第七批“十大”成果。今年前三季度,浙江自贸试验区以占全省不到1/400的面积,贡献了8%的新增注册企业、8%的税收、19%的进出口额、12%的实到外资。

  数字化改革赋能数字自贸区、油气自贸区、枢纽自贸区“三个自贸区”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在数字自贸区方面,我省推动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推进一批多跨场景应用落地,夯实平台、制度、项目基础。前三季度,浙江自贸试验区所在地市实现数字服务贸易额1410亿元,占全省96.8%。在油气自贸区方面,我省升级打造保税油加注数字化调度平台2.0版,加快研发建设保税商品登记系统,打通了在油气仓储、交易等各环节的堵点痛点。在枢纽自贸区方面,集成推出国际集装箱“一件事”,上线“义新欧数字服务在线”,升级打造江海联运数据中心,有效缓解国际航运领域“一箱难求”问题。

  省财政厅创新财政体制,出台《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实施办法》,自2021年到2025年,每年统筹安排一定规模资金,对各片区实行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突出绩效导向,主要根据各片区建设成效、年度综合考核结果等因素合理设置权重,按因素法进行分配,资金由各片区统筹用于自贸区发展和建设。

  为破题“自贸+文旅”发展,我省出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在产业融合、数字经济、消费引领和营商环境领域等的改革创新。在数字赋能方面,《方案》要求加快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旅IP研发、场景开发与运营等,创建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示范基地。此外,《方案》还提出实施长三角区域口岸签证通办和推广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浙江省自贸试验区的四个片区,在文旅改革发展中承担着不同使命。《方案》要求统筹推进四个片区的一体化建设,归纳起来就是“一区一地二中心”。“一区”指杭州片区,聚焦数字文化和旅游的示范区建设。“一地”指舟山片区,重点推进国际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二中心”是宁波片区和金义片区,推动宁波片区构建文化和旅游制造业及艺术品的交易及贸易会展中心,在金义片区创建世界文化和旅游商品自由贸易中心。

  会上公布浙江自贸试验区第七批“十大”成果,其中不乏“全国首个”的字眼。11月10日,全国首个保税燃料油跨关区直供无纸化试点在舟山启动,免去了纸质单证在宁波、舟山口岸的流转,实现企业“少跑腿”,加油更便利。“双11”期间,宁波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实现全国五连冠,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破千亿的城市。杭州、金义片区贸易便利化实现若干突破,如滨江区块落地全国首个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的银行标准化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获取本外币融资的便利度。

  日前,我省出台全国首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的数字贸易文件——《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四区”,即数字产业集聚区、数字金融创新区、数字物流先行区和数字监管标杆区,提出做好数字贸易示范区、数字自贸区等八项核心任务,以及建立健全数字贸易制度体系。争取到2025年,我省数字贸易要占全球比重2.5%以上,初步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我省加快打造 数字贸易制度体系 2021-12-09 2 2021年12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