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职业·教育

捷克:全国有七成学生读职校(下)

  ■任鹏

  精准对接——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兴趣

  如果说针对幼儿园和基础学校低年级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兴趣,那么在基础学校高年级和职业技术学校之间建立固定联系,使学生提前对一些技术进行实际操作,就是把学生的兴趣和未来所学专业进行的精准对接,这大大提高了他们专业选择的准确度。

  捷克教育部从去年开始打造“职业技术鸟巢计划”,即由国家出资,为职业技术学校装备现代化车间。在离该校步行30分钟内的基础学校,可以与其建立对口联系单位,基础学校的高年级学生可以每月去一次车间,进行4个小时的实践工作,尝试不同工种,为下一步选择就学方向提供参考。该计划实施以来,政府已投资1亿克朗(约合400万美元),在布拉格20多所职业技术学校装备了现代化车间。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各种工具、材料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还有机会体验现代化技术,譬如像搭积木一样组装机器人。

  “职业技术鸟巢计划”将在两年内向全国推广。捷克中小企业协会主席哈弗里切克希望,该计划能在2019年成为捷克义务教育的一部分。

  从基础学校的角度看,车间就像个大实验室,学生可以从事各种学科的学习,激发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而从职业技术学校的角度看,这些基础学校的学生就是他们的潜在生源,因此也非常有热情,很乐意配合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让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更加抢手

  在大多数企业主抱怨无法招满技术工人时,社会的主流声音认为,这是由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数量的减少。然而有研究表明,有些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并不少,却也有很多学生未被企业主招收。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企业主更愿意聘用专业对口、又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

  针对这一“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捷克教育部与企业一同实行了“在一起”计划。该计划针对职业技术中学的师资参差不齐,缺乏与时俱进的技术水平的问题,推动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让业界的技术能手在不需要教学认证的情况下,到职业技术学校兼职教学工作。这一政策实施4年来,使学校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接地气,学生掌握的技能更有实际用途,工作上手更快。

  此外,为了先下手为强,捷克的许多企业甚至在基础学校的学生中寻找委培生,与其签订合同,把他们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本企业需要的工种,毕业后至少在本企业服务两年或三年。在校期间,企业为学生提供奖学金、食宿费、交通费。除此之外,学生毕业前的实习期间,企业会为学生提供5千克朗~1.5万克朗不等的劳动报酬,这些举措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伊赫拉瓦建筑专科学校校长托曼表示,每隔一两天就有企业给他打电话想要招聘员工,而他总是很遗憾地回答,他们学校的学生都已有企业的合约了。

  “工业4.0”——技术教育的新机遇?

  自2013年德国正式推行“工业4.0”战略后,与德国工业有着紧密联系的捷克也于2016年8月正式通过“工业4.0”倡议,以保持捷克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力。

  “工业4.0”不仅会影响工业生产的方式,还会影响到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结构。出于成本考虑,经过“工业4.0”改造的企业将不再需要那么多工人,机器人将逐步代替许多人工的岗位,而余下来的岗位则留给少数素质更高的工人;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会改变生产及商业模式,产生技术研究、开发和服务业的新岗位。这些新的部门需要具备良好的技能、学习能力强、创造性强的员工。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很好的沟通技巧,具备解决复杂事务的能力、创造性的管理能力,以及具有批判性思维等等。

  由于“工业4.0”带来的巨大影响,捷克教育部开始与各个工业行业代表研究“教育4.0”计划,使之与“工业4.0”相匹配,即在中小学、大学及成人继续教育领域加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数字化技能。教育部希望让“教育4.0”深化和补充现有的战略计划。一些企业则希望“教育4.0”可以改变大学经费的分配格局,把生物技术、纳米和机器人等领域列入补贴项目。

  “工业4.0”来得如此突然,很多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冲击,而“教育4.0”该怎样配合好“工业4.0”,也是众说纷纭。虽然有人预测,随着“工业4.0”的推行,欧盟未来15年将有一半工作岗位逐渐消失。然而在欧洲国家中,不同国情也会带来不同结果。瑞士的每小时人工成本是65美元,德国为47美元,捷克则只有10美元。对于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机器代替人工或许可以节省成本,而在捷克这样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除了一些国际化大企业之外,多数的中小企业是否有必要用昂贵的机器代替人工,还是个问题。捷克劳动局预测的未来最受欢迎的职业中,工匠(技术工人)仍然与电脑专家和医生并列入选。


浙江工人日报 职业·教育 00003 捷克:全国有七成学生读职校(下) 2017-09-22 2 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