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人间

那“镜” 不抢也罢

  ○卢江良

  前些日子,陪父母去某公园游览。当时,我们正观赏园内的小火车,一个上了年纪的矮瘦男人,带着一个年轻女子,从身边跑过,显然是去坐小火车的。他穿着风衣,戴着礼帽,走路时脚抬得很高,跑起来的样子很怪异,像鸭子似的。他跑到小火车前,也不像其他乘客买票上车,而是在那边来回走动,朝车厢内东张西望。等小火车快启动了,才急冲冲跑上车。小火车开动后,他又现身中间车厢门前,摆出各种姿势自拍,还不时朝围观的人群挥手致意,惹得我们哈哈大笑。母亲忍不住说:“这是个活宝,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发‘鲜’!”

  这是一个爱“抢镜”的人。

  其实,在当下,各行各业里,都不缺这样的人。他们混迹于各种场合,凡是有活动的地方,就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时常在媒体上露面,要么衣着怪异在装神弄鬼,要么喷着唾沫在高谈阔论。他们的名气一律如雷贯耳,但曾经做过些什么,我们一概不知道,也无从了解。不过,这似乎并不重要!要紧的是,我们记住了他们,那些场子需要他们。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所在行业的代表、楷模,甚至于领袖。

  应该说,这种爱“抢镜”的人,每个时代都层出不穷。特别在当前,数量还是蛮可观的。由于如今每个行业的竞争已然到了“惨烈”的地步,得以“出镜”的永远只是少数,所以“抢镜”的招数也越来越“出奇制胜”。在文学圈,某诗人当街表演吃垃圾、吃蛆,身上挂着“我有罪,我写诗”的牌子示众,一时引起轰动。在娱乐界,学历不高、貌如东施的人,就靠说“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等一系列雷人言论,在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中名列第14。

  对于这类人,要说他们有什么重大危害,确实也谈不上。他们靠“抢镜”博出位,成了这个时代的“宠儿”,提前过上了吃香喝辣的美好生活。但害处还是有一些的,即他们不择手段地“抢镜”,侵占了原本不该属于他们的权益和名利,扰乱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原则,助长了所处时代的歪风邪气。

  不过,“抢镜”也不是那么好抢的,并非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首先,得脸皮厚。能炼到恬不知耻的程度,那是最好不过了。倘若,人家没邀请,你不好意思去凑场子,也就失去了“抢镜”的机会;即使,场子是去凑了,但因没多少真本事,不敢睁着眼瞎吹嘘,那迟早也会被淘汰出局。其次,精力要充沛。你要具备每天奔来跑去的体力,还能够经常熬得起夜。假如,你连落两个通宵就病倒了,肯定会比人家少赶几个场子,从数量上已输给了对方。第三,要不负责任。因为你老是在外混场子,对家庭不可能再顾及了,这是一把双刃剑。

  当然,“抢镜”虽然利益很明显,但风险也是蛮大的。例如某画家跨界搞书法,为了“抢镜”,宣扬“性书法”,成为千夫所指,结果被中国美协取消了会员资格。又比如,凭借超强的“抢镜”能力,使其平淡乏味的诗作被吹捧为“文化史诗”的某诗人,由于长年累月地混场子“抢镜”,导致身体严重透支,突发心机梗塞去世。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抢镜”也是利弊并存。简而言之,纵观古今中外,还真没哪个“抢镜者”,能够真正名留汗青的;即便留下来了,也只是一个丑角。就像我开篇提到的那个矮瘦男人,留给我们的无非是不良印象。所以,那“镜”不抢也罢!


浙江工人日报 人间 00004 那“镜” 不抢也罢 2017-12-16 2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