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职业·教育

仅仅用了6秒,他们的旋转仪就达到5000转以上,台下所有的师生都惊呼起来……

小小“工匠”成长记

  ■通讯员夏庆位

  命运的过山车从谷底“呼啦啦”转向峰顶,对嵊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的陆凯煜来说,至今还有些眩晕: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数控综合应用技术项目的比赛中,他与李献雨、张赛钶同学代表浙江省参赛,一举夺得该项目的一等奖。站在高高领奖台上,红地毯反射着耀眼的光芒,看着台下众多老师和学生,看着教练和领导向自己挥手祝贺,喜悦和自豪荡漾在心头……

  那一刻,他百感交集……

  曾经中考失意

  陆凯煜是嵊州市职技校15级数控专业的学生,曾经是一名中考失利者。

  陆凯煜为人腼腆,却十分要强,中考前,他对自己预期比较高,结果患得患失,考砸了。他心灰意冷,一头扎进网络世界慰藉自己。最后,浑浑噩噩的他被父母送进了嵊州市职技校。

  “职校学习压力不大,最好混日子啦!”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陆凯煜跨进了嵊州市职技校的大门。

  但很快,他就改变了对职校的看法。学校里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校园“吉尼斯”、专业技能大赛,让他的学习生活色彩缤纷,亮点不断。

  他开始试着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学习数控专业知识。而老师们的耐心引导,更让他感受到了专业知识的神奇魅力。他开始真正喜欢上了专业。

  陆凯煜突然感到庆幸,庆幸自己选对了学校,庆幸自己遇上了好老师。

  遇上能挑大梁的“无代沟”老师

  近几年来,为充实教师队伍,一批来自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进入嵊州市职技校任教。在老教师、老党员的帮扶下,他们得到了快速成长,纷纷挑起了学校教育教学一线的大梁。

  年轻教师的最大优点是充满朝气,与学生少隔阂,无代沟,容易沟通。“市内所有市属学校中,职技校的老师平均年龄是最年轻的。”张立军校长介绍。

  陆凯煜师从的张文军老师是学校里有名的金牌教练,出身慈溪职业中学,也曾是一名普通的职高生,后考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的是数控专业,他曾多次代表学校入围国家集训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成绩优异。2013年,张文军毕业后受邀到嵊州市职技校任教。

  张文军进校后,勇挑重担,凝心聚力,奋发作为,不到5年时间,他和他的学生就拿了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20多块金银牌,尤其是绍兴市数控铣竞赛项目,多年来是绍兴、新昌、上虞三分天下,从2014年开始,嵊州市职技校闯进去并开始一家独大,连续4年拿第一。

  闯关学校集训队

  当说到学校集训队时,陆凯煜总有说不完的话。

  开学没多久,学校要成立数铣加工集训队,报名的同学蜂拥而至,但名额只有3个,已经对职技校改变看法的陆凯煜有心加入这个集训队。经过一系列选拔、淘汰,颇有些天分的陆凯煜留了下来。然后就开始了艰苦的技能训练。

  训练从最基本的电脑绘图编程做起。“张老师非常耐心,他教我们要改正绘图习惯,包括坐姿和手的摆放,我们一下子接受不了,他就坐到我们中间,跟我们一起绘图,让我们找差距,”陆凯煜说。

  慢慢地,陆凯煜进入了状态,技能提升得很快,先后代表学校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各种专业比赛。

  但他的大赛之路并不平坦, 由于紧张,他经常把各种参数搞错,好几次在重大比赛中出洋相,有一次在数控铣床上加工一个钻孔,没有按规范程序对Z轴进行对刀,一把钻头直接猛插进工件, 把陆凯煜吓出了一身冷汗。张文军教练虽然没说什么,但陆凯煜一度对自己十分气馁,“我不是这块料!”但张老师的宽容、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

  2017年3月,一个重量级的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辰榜杯”数控铣加工技能大赛在山东举行。离大赛时间不足2个月,他的训练力度大大增加,每天练习样题,研究新的工艺,改善加工方案,从早上起床到深夜,除了到食堂吃饭,他寸步不离待在车间训练。双休日到了,老师没明说,他也知道不能浪费这两天。集训队的几位同学互相帮助,配合默契,你说数据我绘图,你钻孔来我帮扶。教练,还有技训处钱老师,自始至终陪伴着他们,直到他们走进赛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辰榜杯”,陆凯煜获得了一等奖。

  苦,但乐在其中

  从“辰榜杯”赛回来后,张文军教练对陆凯煜的表现及时进行了客观分析,指出他的不足之处。陆凯煜知道,“辰榜杯”仅仅是开始,他的路还很长。他一头扎进实训车间,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训练生活。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数控综合应用技术大赛将在天津举办。这是中职学生梦寐以求的一项赛事,但要直达天津需过五关斩六将,谈何容易!

  陆凯煜、张赛钶、李献雨组成一个参赛组,指导教师增加了曹杰老师,经过一段时期的紧张磨合,三人组胸有成竹,首先在绍兴选拔赛中轻松拔得头筹,又经1个月的紧张训练,在浙江省选拔赛中杀出重围,终于换来了参加国赛的资格。

  国赛样题不久就出来了,全称叫“气动旋转仪”,它是经过数车、数铣制作每一个工件,再把这些单个的工件组合拼装起来,完成一个组合件,再用气管插入指定通气口带动其中的叶轮转动的一个旋转仪器,并且要在规定的30秒内达到5000转速,才算合格。

  国赛前的半个月,他们又开启了“白+黑”“5+2”模式。但这还不够,这是个团队合作比赛,训练中还需要三人配合好每一个细节,不然影响到整个流程。教练们寸步不离,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训练到全身酸软。教练们就叫大家做俯卧撑。一阵嘻哈,提神醒脑,一身大汗,又恢复了体力。他们多次午饭都没顾上吃,领导、教练就从食堂打来饭菜逼他们吃。

  “有一次我印象最深的是训练到凌晨3点,而且一点都不觉得累,别人看我们很苦,其实这整个集训过程,我们更多的感觉是充实,是收获,是满满的正能量,我们苦,但乐在其中!”陆凯煜说。

  “希望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国工匠”

  5月的天津,春意盎然。但在天津机电工艺学院内,却是一片剑拔弩张。来自全国72支代表队210位选手参加了该项目的比赛。赛场里众多师生恭肃严正,敛声屏气。大家心里都明白,能站在这里的,个个都是高手,一番苦战在所难免。陆凯煜他们不由得被这种气氛所感染,激动的心“砰砰”直跳。

  比赛开始,陆凯煜他们走向自己的工位,开始按部就班做着学校里训练过的流程,互相提醒对方容易出错的细节。三人配合默契,争分夺秒又有条不紊,最后10分钟,“气动旋转仪”组装完成,当旋转仪顺溜地被他们的手转动的一瞬间,他们感觉已成功了一大半。

  随着裁判长的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他们开始对工件进行包裹,然后小心翼翼地抱着“宝贝”来到检测场。测试场的气氛快要凝固了,因为太紧张,有的选手一不留神,抱着的“气动旋转仪”“哐啷”掉到地上,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陆凯煜他们灵机一动,轻轻地放下“旋转仪”席地而坐,等着轮到。不少选手组的测速并不理想,2000~3000转,有的只有500~1000转。终于轮到了他们,由于他们加工的工件比较精密,装配合理,当气管通气的那一刻,发出高速旋转的尖利刺耳声,仅仅用了6秒,他们的旋转仪就达到5000转以上,台下所有的师生都惊呼起来,暴风雨般的掌声响彻校园上空……

  “获奖不是我的目的,它仅仅是我人生路上新的起点,我希望今后在大学里能遇到像张老师这样的教练,技能上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工匠!”陆凯煜脸上显露出学生少有的稳重和刚毅。


浙江工人日报 职业·教育 00003 小小“工匠”成长记 2018-09-07 2 2018年09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