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职工

不教心瓣染尘埃

——素描杭州市一医院心内科主任杨建敏

  记者程雪 通讯员张颖颖报道 初见杨建敏,方正的脸庞,戴一副黑框眼镜,一头黑白相间的短发,实打实“老专家”的模样,其实他也就40岁出头。

  杨建敏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工作15年以来,致力于心力衰竭、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的规范化管理,心血管重症的抢救,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曾先后在北京安贞医院、上海胸科医院、沈阳军区总院及德国进修学习。

  他是心内科出了名的“杨大胆”

  遇到疑难病症患者的时候,杨建敏敢想敢做、绝不退缩,是心内科出了名的“杨大胆”,在不断总结经验中突破创新,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奇迹。

  面对17mm直径大小的动脉导管未闭伴肺动脉高压生命垂危的患者,在家属已经放弃治疗的时候,杨建敏恳求家属不要放弃,成功为患者置入封堵器,将处于花样年华的二宝妈妈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面对造影剂过敏,无法植入支架来改善心功能的患者,杨建敏绞尽脑汁,在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制定安全的手术预案后,为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在零造影剂的情况下,通过冠脉内血管超声的指导,在患者冠脉血管病变处成功置入支架,完成了血运重建。

  面对被多家医院拒绝微创介入手术治疗巨大室间隔缺损(1.2cm)的3岁孩童,杨建敏果断与儿科、麻醉科、超声影像科多科联合讨论,在做好充分的预判和应对方案后,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成功为患儿置入封堵器。

  尽己所能问心无愧的拼命三郎

  杨建敏人称“拼命三郎”,夜班、常规手术、急诊手术,经常“连轴转”,一干就是20多个小时。遇上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他总是奋不顾身:常常是一边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一边进入导管室,开始紧张的急诊冠脉介入手术,为患者紧急血运重建。杨建敏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的治疗、每一次抢救的进行、每一例手术的实施,尽己所能,问心无愧。

  为了扩大医院及科室、学科的影响力,杨建敏还常常去基层坐诊,为当地病患带去福音;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研读相关新进展资料,紧跟介入治疗新潮流,推动并协助全科人员共同开展TAVI(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准分子激光冠脉内斑块消蚀术等新项目、新技术。

  面对年轻同事,他像是一位大哥,做好“传帮带”的工作,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他总是利用手术间歇,与同事们进行病例复盘、讨论手术策略、手术技巧,同事们经常感慨,与老杨一起工作总能收获良多!

  杨建敏的业务水平精湛,为人开朗乐观,有他在的日子,导管室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招牌式的“杨氏幽默”总会让同事们心情愉悦,忘记疲劳。

  杨建敏与患者亦医亦友,总是尽己所能帮患者解决问题,也因此收获了一众铁杆粉丝:有年近耄耋之年的老奶奶为他寄来亲手缝制的棉拖鞋;有古稀之年的老伯送来自家种的茶叶;还有花甲之年大伯大妈们送来的糕点……


浙江工人日报 职工 00002 不教心瓣染尘埃 2018-12-19 2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