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职工

张根阳: 创新就像养育孩子

  通讯员邵汉诚 记者羊荣江报道 磐安工匠张根阳,现任金华春光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装备部经理,获授权专利5项,曾获磐安县拔尖技术人才、公司“创新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爱动脑筋的小少年

  张根阳出生在农村,那时家里主要靠种植水稻过日子,炎炎烈日下,父母给干裂的稻田浇水,十分辛苦。由于家境不富裕,买不起抽水机,张根阳的父亲置换了一台二手柴油机,购置了水泵,拼装成一台抽水机。

  二手柴油机比较陈旧,用久了容易坏,时常得找维修师傅。张根阳对修理柴油机非常感兴趣,每次都认真看完老师傅修理的全过程,还经常在一旁问这问那,“这个齿轮有啥用处?”“怎么调整喷油时间?”有不懂的地方他就虚心请教老师傅,送修数次以后,张根阳便学会了修理技术,后来柴油机再坏掉,他就能自己修理了。

  一次,张根阳在报纸上看到有关收音机组装的内容,便花了几十元,买来各种收音机配件。那段时间,一放学,他就迈开步子往家里跑,回家后一门心思投入收音机组装。经过几天努力,他终于成功组装了一台收音机,搜索到频道的那一刻,他把音量调到最大,高兴地拿着收音机与村里的小伙伴一起收听。

  学习一直在路上

  初中辍学后,张根阳在外奔波了几年,先后做过建筑工和电焊工。后来,他到磐安景光塑料厂当了一名操作工人,从事塑钢型材制作,不久成了厂里的机修工。厂里早期购置的机器比较简陋,容易出故障,老师傅维修时,好学的张根阳总是在一旁认真看、仔细听、虚心学。

  后来,张根阳进入磐玉塑料厂工作,开始接触模具制作和气动、液压控制等领域,参与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在磐玉塑料厂,他实现了从工人到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36岁那年,张根阳进入金华春光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几年后,他看到科班毕业的大学生利用CAD制图软件,能够画出各种零件的图样,对产品设计很有帮助。这让他对CAD软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他主动向年轻的大学生学起了CAD制图,用平时攒下的工资购置了当时可谓“奢侈品”的台式电脑,每天下班后坚持练习,后来终于能熟练运用CAD软件进行比较复杂的塑料软管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开发。

  学会CAD软件后,张根阳又自学了三维软件设计技术。他说,CAD和三维设计,其实就是一门机械设计的语言,有了它才能把心里想象的东西表达出来,才能让别人更加直观地明白你的想法和意图。

  他说,干机械这一行一定要多思考、多积累,这样,遇到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

  创新就像养孩子

  2010年,国内塑料软管行业风起云涌,不少企业进军塑料软管产业。但人工切割伸缩软管生产效率低下,而且离不开熟练工人,成本太高。应公司生产部要求,张根阳组织开展了吸尘器伸缩软管自动切割工艺革新。

  张根阳提出了利用“气缸+刀具+红外线”控制伸缩软管长度并自动切割的工艺革新方案。经过前后两年几十次试验,终于成功研发出吸尘器伸缩软管自动切割装置,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减少了原材料浪费。

  这一装置投入使用后,公司减少了生产线操作人员,降低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二,张根阳因此获得公司当年创新奖。

  张根阳说,一台工装设备研发成功看似简单,其实这个过程很难,有时还很漫长,经常会遇到失败。研发人员必须耐心细致,不断地发现问题、逐个解决问题。一项创新从构思、设计、出图、加工、安装、调试到交付,这个过程就像养孩子一样。

  “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坚定执着,面对挫折、困难,不放弃、不抛弃。”张根阳说。


浙江工人日报 职工 00002 张根阳: 创新就像养育孩子 2018-12-19 2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