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尚·美食

潘周家村的“一根面”

村文化礼堂前的一根面。

  ■陈博君

  在金华浦江与杭州桐庐交界的大山深处,有一座非常独特的古村落。这座看上去十分完整的村落,其实是由两个村组成的,一个叫周家村,一个叫潘家村。因两村的村民长期混居,使得两个村庄已完全交融在一起,难分彼此,因此被大家习惯地合称为“潘周家村”。

  走进潘周家村,扑面而来的是古意盎然的历史风貌:十几座建于明清时代的厅堂古宅,带着一种沧桑的气息静静地伫立在蓝天白云下,高高的院墙上层层氤氲着时光刻下的斑驳印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此地曾经的辉煌过往。但这并不是潘周家村最大的特色,真正让这座环抱在群山之中的古村落名扬四方的,是一种叫做“一根面”的奇特美食。

  一根面又称长寿面,这种面条口感滑爽、劲道耐嚼,最大的特色就是连绵不断,据说一斤面粉可以拉出一条百余米长的面条;而最高纪录是用数十斤面粉拉出一根好几公里长的面条,足够一两百号人吃饱一餐!

  我国的一根面技艺最早出现于宋代,发源于四川成都的黄龙溪古镇,那里地肥水美,盛产小麦,每到逢年过节和操办喜事时,当地人就会用麦心粉来制作一根面,由此而演变为当地著名的传统名小吃。

  那么地处浙中山区的潘周家村,又是怎么会盛行起这种发端于千里之外的手工面的呢?这还要从潘周家村的来历说起。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朝万历年间,潘家和周家分别从祖籍徽州祁门和中原汝南郡迁居而来,他们毗邻居住在壶源江畔的盘洲,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修宅建堂,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合二为一的潘周家村。

  潘、周两家的到来,不仅把徽州和中原历史悠久的建筑文化、礼仪文化等带到了潘周家村,还带来了源自北方的一根面制作技艺。至于这一根面技艺当初又是如何从发源地成都黄龙溪古镇传到中原或徽州,究竟是通过潘家从徽州传来浦江还是通过周家从中原传来的,一时无从考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自从潘、周两家在盘洲筑村落户后,一根面技艺就在两村混居的潘周家村落地开花了。

  清乾隆至嘉庆年间,潘周家村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文人,叫周璠,他幼年聪慧,弱冠游庠,但却运道不济,屡试不中,直至年逾古稀才以岁贡生的身份赴海盐担任儒学训导。不过他学问扎实,被同时代的学者尊称为“盘洲先生”。

  周璠有一位学生名叫戴殿泗,运气可就比老师好多了。他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会试进士及第,殿试又中二甲榜首,被授翰林院编修,入值上书房,教日后的道光皇帝读书,成了“皇帝的老师”。于是潘周家村就流传起了这样一句谚语:“只有状元的学生,没有状元的先生。”意思就是周璠培养出来的学生考中了状元,而他自己努力了一生却没有考中状元。

  这位学问深厚却运道不佳的周璠先生就是一根面的忠实粉丝,他不仅自己爱吃,还常常拿一根面招待文人诗友,使得一根面开始闻名乡里。他的学生戴殿泗入值上书房后,又把此面带入宫中,受到了宫内的普遍嘉誉,于是“一根面”开始享誉江南。

  为了切身体验潘周家村一根面的独特魅力,我在一个暑气未尽的夏末日子前往实地探访。虽然此行未能亲眼见识到一根面条拉出几十公里长的壮观场景,却也实实在在地探知了一根面制作的不易,感受到了一根面文化的源远流长。

  时值夏末秋初,正是潘周家村家家户户“开面”的黄金时节,只见厅堂前、道路旁、院落里,到处摆放着木质的面架,一挂挂细滑如线的面条,似银色的瀑布飞泻直下,场面颇为壮观。漫步村道街头,专营“一根面”的大小面馆更是随处可见。选定一家,欣欣然步入店中,便可亲眼目睹拉面烧面的过程了。

  一根面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选择上好的面粉后,首先要经过和面、揉条、上橱、发酵等十几道工序的预制,特别重要的是在和面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入足量的盐,以提高面条的韧度,确保其在拉制的过程中连绵不断;发酵好的面就像一盘巨大的香一样,一圈圈地盘放在一个大铁盆内,撒上干面粉备用,寓意“团团圆圆”;煮面的时候,拉面师傅动作娴熟地抓起面的一头,将面条快速地甩出一道道弧线,被拉细变长的面条带着优美的弧度精准地飞入汤水沸腾的锅内,这个过程象征的是“长长久久”;一根面边拉边煮,稍煮即熟,当铁盆内的面圈全部甩拉入锅后,一锅一根面也就烧好了。

  出锅盛碗后,加上蛋丝、肉片、蔬菜等浇头,一碗香气扑鼻的一根面端上桌来。迫不及待地伸筷捞面,却是没完没了地绵长,稍不留神就嗞溜一下全又滑回了海碗中。好不容易夹断一根送入口中品尝,果然细腻滑爽,柔韧Q弹,满齿鲜香,回味无穷,真是名不虚传!难怪会有那么多的食客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

  如今,“一根面”已成了潘周家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全村400多农户均从事手工面的加工,年创产值达数百万元。一根面,已经完全融入了潘家周村的血脉之中,成为这座山乡古村最闪亮的标志性符号。


浙江工人日报 时尚·美食 00003 潘周家村的“一根面” 2019-09-11 2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