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工会

“娘家”门里看变迁

杭州市总工会旧址(1949年—1985年)。
原杭州市总工会办公楼(1988年—1999年)。
原杭州市总工会办公楼(2003年—2017年)。
2017年11月启用的杭州市职工文化中心。

  通讯员邹毅报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时代、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杭州市总工会经历了多次变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工会事业取得新发展。而始终不变的,是工会的初心和使命;一直延续的,是“娘家人”的责任和担当。

  建设时期:激情燃烧的岁月

  “市总工会刚成立那会儿,在平海路88号办公。”杭州市总工会离休干部、原办公室主任陈权良说,那是一座二层木结构的办公楼,有20多个房间。

  1952年调到杭州市总工会从事文艺宣传工作的陈权良那时不到20岁,回忆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说,“那时杭州工人积极参与抗美援朝、公私合营、民主改革等重大政治活动。《工会法》刚颁布不久,工人对工会无比信赖,有什么事都找‘娘家人’,忙得几乎每晚都要加班,周末也是如此。”

  杭城当时仅有一条公交线,单位的公车是为数不多的几辆自行车,工会干部下基层大都是步行,但与工人之间的联系却非常紧密,“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与他们一起干活,晚上一起睡地铺。”

  陈权良参与了上城区工人俱乐部建设的全过程。经过大半年时间,他们改造出了包括篮球、乒乓球、图书阅览等活动场馆为一体的工人俱乐部,这也是杭州市第一家区级工人俱乐部。

  让他难忘的,还有一对夫妻劳模,“男的叫姚方伯,女的叫沈金娣,都是杭州最早一批劳动模范。”

  1951年,17岁的沈金娣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她清晰地记得,在全市劳模大会上,她不小心绊了一跤,一个小伙子扶住了她。小伙子叫姚方伯,也是劳模,跟沈金娣是一个单位的。就这样两人一见钟情,结成了伉俪。

  靠着技术革新,姚方伯成为了杭州市第一位全国劳模。夫妻俩共同进步,沈金娣的挡车工技术越来越好,她开始“扩台”,人家管一台机器,她可以管两台、三台。姚方伯更不用说,他改进棉纺车间的吸尘装置,令扬尘大减,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他还利用厂里多余的废旧零件,改造出了蒸饭锅,方便工人们热饭菜。

  改革开放:劳模成为时代风向标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杭州市总工会对外交流活动增多,办公条件和接待设施已显得有些“落后”;工会自身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办公用房紧张。因此,市总工会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含星级酒店的办公大楼。

  “这座楼在当时算是超前的。”陈权良用“洪荒之力”形容当时建造大楼所花的力气,“1988年,我们借了一辆三轮钢丝车,工会干部自己搬运办公用品到新大楼,没有雇一个人。”

  也就在那个时期,劳动模范开始成为时代的风向标。杭州市总工会退休干部、原生产保护部长张仲康回忆,改革开放后,不仅劳模评选工作受到重视,1993年还成立了市劳模协会,提高了劳模待遇。那期间,有两位特殊的劳模和模范令他记忆深刻:被誉为“从田野走向世界”的农民企业家鲁冠球,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优秀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全国模范工会干部、杭州华丰纸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詹长根。

  创新发展:社会化帮扶的“杭州模式”

  “2003年1月,我们搬到了平海路27号的工会办公楼。”杭州市总工会退休干部胡大淼回忆,在新大楼上班的头一天,还举行了杭州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立的授牌仪式。

  “退休前,我一直在保障部工作,可以说亲身经历了‘春风行动’兴起的全过程。”胡大淼说,“2000年12月,杭州市总工会在全国率先发起以‘社会各界送温暖、困难群众沐春风’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召开动员大会,号召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第一次“春风行动”共收到600多万捐款,不同于以往慰问时只发放米、油等实物,那以后,杭州的困难群众收到手的是更加实惠的现金“红包”。

  2013年,杭州市总工会又实施了主题为“爱心助梦·美丽杭州”的新一轮“春风行动”,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援助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加大力度;在常规帮扶领域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还扩大了社会化帮扶范围,仅2016年就新出台“见义勇为困难家庭救助”“精神障碍患者困难家庭慰问”“患‘两癌’贫困妇女医疗援助”等3项政策;去年,杭州市“春风行动”网上服务平台正式启用,实现“春风行动”服务由“跑一次”向“跑零次”提升;“春风行动”捐款总额节节攀升。

  如今,作为杭州市委、市政府破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的总载体的“春风行动”,已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品质的龙头工程,被誉为帮扶困难群众的“杭州模式”。

  奋进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

  2017年11月,杭城广大职工迎来了他们的新“家”——杭州市职工文化中心。位于东宁路501号的这座高大宽敞的建筑群内,职工服务中心、体育文化场馆及办公设施一应俱全,是杭州城东集职工维权、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和工会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地标性建筑。

  上个月26日,在杭州市职工文化中心剧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工匠发布会,3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拿到了“杭州工匠”认定证书。在杭州,举行这样的工匠发布会,已有3个年头了。

  而当天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全国首个“工匠日”。

  “这项工作从提出到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历时一年之久,整个过程可以说相当细致。”杭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为什么要花如此大力气?正如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郑荣胜所说:“把9月26日定为‘工匠日’,既是对工匠精神的肯定,更是表达了对为杭州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广大劳动者的激励和敬意。”

  近年来,杭州市总工会积极从源头参与,为培育工匠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建立工匠认定表彰制度,树立新时代“杭州工匠”的典型,大力倡导建立优秀技能型人才奖励制度,打通职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通道。并出台《关于提高杭州市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办法(试行)》,对每年认定的“杭州工匠”,一次性奖励2万元,并为符合条件的申报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除了物质奖励,市总工会每年还组织“杭州工匠”和2000名以上优秀技术工人开展疗休养等,让激励机制真正落地,让技术工人从创新中获益。

  为了进一步提升职工创新能力,杭州市总工会努力打造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通过在互联网上开办“杭工云课”、“技能微课堂”引导广大职工开展技术等级与岗位技能培训,仅去年就培训职工2.5万多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1万多人。深入开展资助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上大学活动,让外来务工人员融入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中,用真本领在城市立足,至今共有6000余人受惠。

  在杭州市总工会搭建的一个个创新舞台上,一大批年轻的技术工人、创新能手、工匠脱颖而出、茁壮成长,正逐步成长为推动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各个领域的骨干人才和中坚力量。


浙江工人日报 工会 00002 “娘家”门里看变迁 2019-10-17 2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