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职工文化

我心永远向党实干成就梦想

全省职工“劳动创造幸福”征文活动一等奖作品展示(一)

11月5日,中国邮政公司化运营以来首部讲述邮递员故事的电影《信者》正式在院线上映。“信者”,不仅是送信的她,更是平凡的人间烟火里,每一个对人生坚定信念、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你。来源:中国邮政微信公众号
东极岛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4月起,省总工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省职工中开展了“劳动创造幸福”征文活动,引发各行各业职工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省总工会希望通过征文活动,号召全省广大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传承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将参加庆祝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爱党爱国之情和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转化为推动我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强大精神力量,努力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表扬此次征文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作者,激励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近日,经过评委组专家认真评选,共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50名。现将一等奖作品予以展示。

  “三代邮政人”眼中的海宁变迁

  ■杨 奕

  我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问我儿时印象最深的一个物件是什么,应该是在衣柜里挂着那一整排的墨绿色邮政工作服了。我生活在一个平凡的邮政世家,我的爷爷、我的父亲和表哥,三代人都是从事邮政工作,这一整排从旧款到新款的邮政工作服就是他们一路走来的印证。我也通过他们,感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海宁的巨大变化。

  用双脚走遍乡道

  我的爷爷杨月波,出生于1904年,16岁就成了庆云小镇上的一名邮递员。爷爷生前常常跟我讲他那时的故事。

  爷爷虽然从事的是最基础的投递工作,但是当时交通没这么便利,送信送报纸都只能靠双腿双脚不停跋涉。有一次碰到几十年一遇的暴雨,爷爷把信件藏在了衣服里,生怕信件被雨水弄湿。狂风暴雨不停地打在他瘦弱的身体上,原本疏松的土地化为了一片泥浆,爷爷只能艰难地挪动自己的双脚。

  那时我常会跟爷爷说:“你可以偷个懒啊,这么大的雨,你可以改天去送。”但爷爷却对我说:“你知道当时信件对于老百姓有多重要,以前没有电话,信息全靠这一封封的信件,你晚送到一日,可能就会耽误到他们重要的事情。”

  对于年幼的我来说,当时还不能完全明白这些道理,但我却能从爷爷的话中感受到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爷爷为了将信件及时送到乡亲们的手里,每天靠着双脚走遍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的爷爷可是小镇上的“活地图”,小镇上没有一个地方是他不认识的。爷爷就是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地在这个平凡的送信岗位上干了一辈子。直到现在,只要我跟着父母回乡,那些年长的村里人也还会热情地迎上来:“月波的孙女回来了啊!”

  “二轮”到“四轮”的变化

  我的父亲杨正明,出生于1957年,在20岁的时候继承了我爷爷的事业,也成为了一名邮递员。翻阅父亲年轻时的照片,一辆“二八”自行车、一个绿色邮包、一身墨绿色的工作服,是他最为常见的造型,而父亲手臂上的那条伤疤显得格外地显眼。

  父亲回忆道,那时他才刚工作不久,每天都只能靠着一辆28吋自行车在坑坑洼洼的乡村小道里穿梭,将一封封家书送到收信人手上。有一次,父亲跟往常一样早早出门去送信,但到了晚饭时间都没有回家,爷爷奶奶将桌上的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晚上10点父亲才回到家。奶奶发现父亲的手臂上、腿上多了几处伤痕,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询问才知,因雪天路滑,父亲在骑车送信的途中摔倒了,身边的信件邮包散落一地,那辆老旧的自行车脱了链,车轱辘也变了形。父亲不顾身上的疼痛,将信件一封一封拾起,坚持将信件及时送到了乡亲们的手中。听完父亲讲述伤疤的故事后,我还“责备”父亲:“为何还要送信,你要第一时间去医院。”但父亲却跟我说:“信件是那时唯一传递音讯的工具,我的辛苦可以给大家带去温暖,这不是很好么。”

  继续翻阅父亲的照片,一辆墨绿色的三轮摩托车引起了我的注意,照片拍摄于1980年。听父亲描述,摩托车可比自行车方便了许多,而且还可以送一些除了信件以外的物品。

  1989年,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我们一家从庆云镇搬到了市区硖石。那年父亲拿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驾照,他的代步工具从摩托车变成了四轮面包车。那时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跟着父亲去上班了,坐在小车里飞驰在各个乡村的水泥小路上,路经绿色的邮筒就下车开筒收取里面的信件,到了各村的邮政所,便将大包小包的东西往车子里塞……

  没过几年,四轮小面包也退出了舞台,集装大车上岗了,父亲驾照也升了级别。已经读小学的我,也只能难得随着父亲去乡村看看,那时的我坐在高大的车厢内,放眼望去,宽阔的柏油大马路贯通了各个乡镇,原本印象中全是平房和田园的小乡村,现在都变成了二楼小洋房。从硖石到许村一天都能来回几次,实在是太方便了。

  线上智能观世界

  我的表哥沈强,出生于1970年,从小在我家长大的他受到了我父亲的影响,中专一毕业就报考了邮政岗位,也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邮政人。

  在表哥这个年代,中国邮政已不再只是单一的寄递信件业务,而是从金融、保险、速递、证券等方面全面发展。表哥现在主要是从事邮政速递这块业务,可以说他的工作内容是我爷爷和父亲的升级版。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为了准时将一份生日礼物寄给远在南京的妹妹,我还提前了大半个月,去了表哥上班的地方,亲手填写了邮寄单,通过邮寄窗口将我的礼物送到了妹妹手中。而现在不管将包裹邮寄到什么地方,只要打开手机APP进行操作,就有快递小哥上门将物件取走,邮件通过道路、铁路、航空等渠道送往各地,而且送达的时限也大大缩短。

  我感受到的海宁变迁

  回想过去,爷爷靠着双腿双脚为乡里的人带去消息,父亲靠着二轮、三轮和四轮为海宁各乡镇的人们带信息和物件,而表哥靠着互联网为全世界的人们带去便利。

  在他们眼中,生于80年代的我是幸运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没有经历过饥寒交迫的困境,我只感受到了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带给我们的幸福感。从爷爷、父亲和表哥的经历中我知道了中国邮政的发展历程,也更让我从中国邮政的发展历程中感受到了家乡海宁的巨大变迁:从村间疏松的土地到四通八达的城市大道;从乡村的破旧平房到富有现代化气息的高楼;从流行一时的“二八”自行车到现在到处可见的家用轿车;从纯人力手工的时代到全面智能“互联网+”……

  我深知道,海宁的变迁离不开祖祖辈辈们的共同努力,他们凭借着“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出了海宁的巨大变化。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要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以“三牛精神”助推“十四五”海宁再创高质量发展,勇当“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示范表率,为海宁的发展谱写出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生无败笔

  ■周曼君

  这把牛骨梳是艳秋离家那天母亲塞在她棉袄的内口袋里的。自艳秋记事起,这把牛骨梳就在母亲水做工的手里起起落落,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牛骨梳和母亲的背一样弯出了一个浅浅的弧度。

  “不是爹娘不愿把你留在身边,只是跟着师傅你能更踏实地学做笔。”

  艳秋知道这是家乡的传统,拜师不能拜自己的父母。从儿时在奶奶做工的桌子下钻进钻出到自己大一些趁父亲择笔不注意时偷偷把手指伸进一旁的胶水里玩耍,艳秋早就知道自己日后将成为大人们现在的样子,只是这一天来得太快了。以后的日子她将伏在桌前,皱巴巴的双手日日浸泡在水中,冬天的时候还会生出痛痒难忍的冻疮……想到这里,艳秋看了看自己的双手,是这样的纤细白嫩,这分明就是一双写毛笔字而不是做毛笔的手啊。

  到师傅家的时候已是傍晚。师傅是方圆几个村子公认的做笔巧匠,从前拜她为师的弟子络绎不绝,可近年来师傅再没有收过一个弟子,就连艳秋这次能上门都是爹娘苦苦哀求师傅,用四大担粮食换来的机会。

  “你可以跟着我学做笔,但并不代表我收了你这个徒弟。至于我什么时候认可你,还得看你的定力。”师傅说这话时没看她一眼,仿佛艳秋只不过是她那些未能出师的弟子中的一个。

  艳秋心想,自家是制笔世家,天赋自然不用说,至于定力,无非就是老老实实地坐在桌前和羊毛打交道,应该也不难。

  第二天一早,艳秋拿出母亲给的牛骨梳走向做工的桌前跃跃欲试,师傅却让她坐在一旁看着。

  “师傅,我知道拔羊毛怎么做,我是看着奶奶做水盆长大的……”

  “现在你不是和以前一样看着别人做笔来打发时间,你要看清楚我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动作都经过了几十年经验的积累。”

  当师傅把工具交到自己的手上时,艳秋才真正体会到手不听脑子使唤的感觉。每每想要把最长的羊毛拔出来时,总会顺带上比它稍短的羊毛,拔出来的羊毛长短不一,难以成梯形整整齐齐地排列下去,若是再去返工,只会把所有的羊毛弄乱,这比发丝还细得多、软得多的东西在艳秋看来却犟得很。

  想起母亲那很少修剪的又长又黄的大拇指指甲,艳秋突然明白原来做笔不是让工序去顺应自己,而是自己为做出更出色的毛笔去改变。留着长指甲能更快速准确地挑出羊毛,侧着身子坐能离工作台更近,夏天时往手上涂上明矾皮肤就不易被水浸坏……原来成为一个匠人,要付出那么多。

  艳秋在师傅家一住就是一年,其间父母来看望过她两次,当母亲问到自己学得怎么样时,艳秋不敢说自己还停留在水做工的阶段。

  月末,艳秋听从师傅的安排把做好的笔拿到镇上的笔莊。艳秋不知道原来一只毛笔可以做得像艺术品一样:雕花的,玉石的,镶着金边的……摆在最显眼的位置闪闪发亮。

  “老板!看一看,货给您送来啦!”艳秋正在发愣,后面便进来了一个衣着得体的男人。男人打开袋子,毛笔一捆捆地绑在一起,艳秋从没同时见过那么多的毛笔。这么多的笔,少说也得自己和师傅做足足一季的活!

  “老板,这是我师傅让我带给您的笔。”艳秋从自己的行李里拿出了三个盒子,她和师傅的心血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里边。

  “好嘞,辛苦你了小姑娘,代我问候下你师傅她老人家。虽然年纪大了,这眼上和手上的功夫可不减当年呀。”

  回到家,看着门前晾着的笔头,艳秋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师傅每日辛辛苦苦做笔,所得的笔少之又少,若是自己加快些挑披毫的速度,那下个月带回来的钱可就不止今天口袋里的这些了。

  按常理来说,光是学好水盆这一道工序就得经受至少三年的磨炼,技术并不是那么纯熟的她,被那一大袋的毛笔迷惑了眼,手中的牛骨梳飞快地在她的手中起起落落。

  “艳秋,你过来!”师傅的话打断了艳秋手中挥舞着的牛骨梳,她看见师傅拿下那只一直放在笔架最显眼位置的毛笔。

  “这笔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之处,锋颖税利,‘肚子’也饱满。”师傅说着把笔放入一旁的水中,笔毛在水里渐渐散开来,师傅把笔拿出放在布上吸了吸水,在阳光的照射下笔毛很快就绽放了开来。艳秋着实吃了一惊,这笔没被水化开时自己误以为是一只好笔,可一经水化开了胶才发现这些羊毛外边的比里边的长得多,中间竟然出现了一个凹形,这在做笔这行可是大忌。

  “看见了吧!”师傅缓缓说道,“有的笔外表看上去像模像样,可是一遇水,里面有没有货就被看得一清二楚。干活不能马虎,一定要认真对待,你如果马虎的话,到老了做好笔就做不来了。像我现在年纪越大,做不动的话还可以做中档笔,中档笔做不来,还可以做低档笔,你现在如果想轻松点做差的笔,到老了就没人叫你做了。”

  艳秋知道,师傅这一辈子就没有过败笔。

  “我之所以把这支笔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就是提醒自己,无论做笔多累多慢,也要踏踏实实地梳好每一根羊毛,扎好每一个笔头。做笔就像做人,做坏一步就再也没补救的机会了。”师傅把笔重新挂回笔架,艳秋愣愣地看了好久。

  十三年后,艳秋家的笔厂越做越大,在镇上也开了间笔莊,艳秋也成为了师傅这么多年来唯一出师的关门弟子。临走前,师傅把她的牛骨梳赠予了艳秋。虽已出师多年,从一个制笔匠到笔莊小老板,但只要坐在工作桌前,她总是谨记着那四个字:生无败笔。

  供图:俞文忠

  幸福着你的幸福

  ■张海霞

  翻开一本日记,扉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人的生命是一本自己描绘的日历,日历的每一页和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都印刻着清楚可辨的足迹。这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色彩斑斓的传奇,追溯走过的路,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勤勤恳恳的工作。平凡而淡薄,淳厚而朴实,但我觉得很幸福!”日记的主人是东极岛上一名普通的供电员工,一位已将11年最美好的青春奉献在东海“极地”最偏远海岛的“光明使者”——王春银。

  如果要问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王春银说:“当我看到岛上的灯光璀璨,开民宿的创业者不为限电而烦恼,无助的老人们因房内故障排除恢复明亮而感动、舒心时……我就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村上春树有句诗,“刚刚好,看见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用在王春银身上再贴切不过。“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反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这便是他的青春之梦——有憧憬、有激情、有奋斗、有拼搏,更有着与祖国、时代、企业共同前行的无限希望。

  缤纷年华,他在东极勤奋成长。

  朴实稳重是王春银给人的第一感受,1989年出生的他身上并没有年轻人的轻狂、浮躁。去过东极的人都知道,作为祖国最东端的住人岛屿,东极很美,可是只适合住三天。那里地理位置偏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仍然坚守在这座孤岛上的除了东极海防营就是年迈的老人了。

  2009年东极供电服务站站长蒋海云带着一群年轻的小伙子给东极注入了新的活力,王春银就是这些青年人中的一员,那一年他20岁。

  初涉电力,他是线路班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却也是最勤奋好问的一个。站里老师傅少,他经常缠着站长蒋海云问线路方面的问题,与师兄弟们互相琢磨探讨。除了在实践中学习推敲,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线路书籍,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并多次被选送到当时的普陀分局配网中心班组和兄弟所进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自己的努力,王春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了线路安装、维修等业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年轻的他逐渐具备了东极供电营业所配网运行班工作负责人资格,从一个刚出校门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骨干。这一刻,成长的幸福溢满心中。

  艰苦环境,他磨练坚韧品格。

  东极岛由28个岛屿、108块海礁组成,人烟稀少,物资匮乏。几年来,王春银和站里的其他成员接受并出色完成的大小任务数不胜数,尤其近几年随着东极旅游业兴起,电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地处海岛,长期风力都在7至8级,一旦遭遇台风天,情况就更加恶劣。东极岛四面环山,没有一条可以通车的公路。

  2010年盛夏,在青浜岛红毛船公变故障引起的应急事故抢修中,王春银一马当先,不顾山路崎岖、悬崖陡坡,与外包工人一起扛着1000多斤的变压器步履艰辛地往上攀爬行走。当时正是旅游旺季,电力却陷入了瘫痪。王春银心急如焚,烈日当空也顾不上休息,终于在当天圆满地完成了送电任务,保证了旅游高峰期供电。

  记得一次台风来袭前,王春银带着其他成员将东极各岛所有的供电线路及设施全部检查了一遍,只剩下黄兴岛没有到达。黄兴岛整个岛上只住着几户年迈的老人,每月用电量微乎其微。王春银总是记挂着几位老人,即便天色已晚也依然决定上岛检查变压器和老人家里的线路、开关。回岛的船因大风停航,几个年轻人被困在了黄兴岛,被困的孤独冷寂让大家觉得很难熬,王春银带领大家就地点火取暖,嚼着面包、饼干,喝几口矿泉水,聊着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度过了这个露宿孤岛的漫漫长夜。老人家里透出的暖暖灯光映出他幸福的面容。

  耕耘爱心,他让温情传递。

  走在东极的路上,不时有人与王春银热情地打招呼。在海岛上工作的日子里,王春银和东极供电服务站的电力人经常被冠以“活雷锋”“电力保险箱”“编外110”等称呼,这些口碑背后则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2020年除夕的前一晚,王春银正在站里值班。“请你们快来帮忙,我侄子在浴室昏倒了,可能是煤气中毒!”临近街坊陆阿姨焦急地打来电话,“家里只有老人和孕妇,完全拖不动他,急死我了!”王春银二话没说立刻叫上站内的三名同事赶往现场。

  刚走进陆阿姨家的卫生间时,一股浓重的煤气味就扑面而来,一名男子口吐白沫地躺在地上。王春银迅速指令:“快!快!快!家里窗户都打开!”队员们迅速打开门窗,并将疑似中毒的男子背起,转移到通风处。随后他们联合赶到的派出所民警合力将男子抬往岛上唯一的卫生所进行抢救。

  当天晚上,岛上雨天地滑,护送路程又伴随着多段山路陡坡,王春银和三名电力员工协助民警轮流扛担架,仅用12分钟就把男子送入抢救室。这时,王春银的汗水已和着雨水浸透了衣衫,瘫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最终该男子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他松了口气,成功的幸福瞬间袭来!

  铭记使命,他坚守精神阵地。

  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蒋海云的言传身教下,王春银传承了蒋海云身上“保姆式”服务、“军营式”生活、“烛光式”奉献特色的东极电力精神,守护光明,造福百姓。11年来无论是恶劣天气还是重要节假日,作为东极供电服务站副站长的王春银都这样守在岛上,只要群众有事一个电话,他都是“有求必应”,他用11年的坚守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赞誉,用爱心在海岛耕耘,让电力温情传递。他曾这样说:作为一名电网人,大爱如电,海岛的距离再遥远,我们和老百姓也就是一条电线的距离,要时刻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记在心上。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真正理解这番话的含义。

  在舟山供电公司接管东极电网以前,东极岛每天只通电4个小时,根本无法满足岛上1405户居民的用电需求。现在,岛上的老人们不仅能享受24小时供电,电价也实现同网同价。供电可靠,群众用电安心。每次想到这些,王春银脸上就会洋溢着幸福和喜悦!

  “以岛为家、坚守海岛”,他就像一名守岛的战士,守护着东极的光明和百姓的用电可靠,只不过,他的服役期远比一名战士长得多。我相信,怀着满心仁爱的人,总能对人以礼,对物以淡,踏踏实实地为理想、为幸福而奋斗。总有那么一瞬间,在春风吹荡湖面,波光粼粼时,在子午兰花散发迷人芳香时,幸福就会来到你身边,与你共舞人生,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


浙江在线提供技术支持 | 老版入口

浙ICP备05017986号-1

浙江工人日报 职工文化 00004 我心永远向党实干成就梦想 2021-11-20 2 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