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非公企业“产改”试点“浙一年”系列报道(一)

书写上下同欲探路先行的 “浙江答卷”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广大产业工人,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并亲自谋划、部署、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自2017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工会和企业等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推动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去年4月,浙江被确定为深化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国试点省份,并于6月出台《浙江深化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在全省部署推进试点工作。

  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5周年和浙江深化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1周年到来之际,本报今起推出“非公企业‘产改’试点‘浙一年’”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现我省在非公“产改”实践中形成的“浙江答卷”“浙江路径”“浙江力量”,并以学习贯彻总书记贺信精神为契机,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记者阮向民报道 “浙一年”,一场改革大潮奔涌、风生水起;“浙一年”,一场探索征程开启、奋楫笃行。去年4月,浙江被确定为深化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国试点,在4年“产改”积累的底蕴之上,上下同欲,精准施策,合力书写非公企业“产改”探路先行的“浙江答卷”。

  一张蓝图,勾画改革目标愿景

  民营经济是浙江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最大资源,加快推进非公企业“产改”意义深远、责任重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袁家军连续两次就深化非公企业“产改”试点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系统推进改革。省委副书记、省“产改”协调小组组长黄建发亲自部署,靠前指挥,要求全省上下狠抓改革试点,闯出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浙江之路”。

  “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这是一年前我省全面部署推进非公企业“产改”全国试点工作时确定的总体要求,推动这一总体要求落地落实,关键在于设计好改革的蓝图,勾画好改革的愿景。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省“产改”协调小组起草并印发了《浙江深化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在全省范围尤其在非公企业中系统化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措施,把浙江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成为展示“重要窗口”的鲜明标识和特色品牌,努力成为全国的样板,切实发挥工人阶级在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

  在此基础上,省“产改”协调小组办公室提出了推进非公企业“产改”试点的目标和步骤:持续扩大“产改”工作覆盖面,努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覆盖、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中小微企业稳步推进;分层分类深化试点工作,根据浙江产业、行业和企业特点,在已有试点基础上,优化试点布局,扩大试点规模,努力形成一批不同类型、有示范带动作用、经验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及时总结试点经验,不断完善有关政策,切实解决“产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堵点和难点问题。

  系统设计、科学部署,引领改革一步步向纵深推进。

  一场攻坚,打通改革关键节点

  改革是一场攻坚,探路是一场考验。“先行”务求“先成”,“试点”造就“示范”,关键在于构筑“产改”的“四梁八柱”,打通“产改”的关键环节。

  树立“一盘棋”的全局观。作为有着350多万产业工人的制造业大市、浙江省非公企业“产改”全域综合试点市,宁波市以“全域联动、分类推进、全链赋能”描绘“‘产改’全景图”,在保障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健全产业工人成长发展体系和提供产业工人公共服务等各方面完善制度设计,形成工作合力,落实改革举措,推动非公企业“产改”不断走深走实。

  布局“关键棋”的效率观。 台州市聚焦技术工人职业全周期,强化“政、企、校、社”全社会协同,打出畅通技工成长链、优化薪酬分配链、塑造匠才文化链的改革组合拳,让增量财富充分反哺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共享发展红利,2021年新增培养技能人才8.9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72万人,技工人才薪酬收入提升1.2至2.4倍。杭州市萧山区以配套优势产业、培育高技能人才为“产改”突破口、关键点,启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培育行动计划,开设“匠心学院”,精准培养支撑萧山优势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高技能人才,为“产改”持续推进深化注入原动力。

  下好“先行棋”的创新观。如何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推动“产改”思路创新、载体创新,湖州市吴兴区总工会交出一份数字赋能“产改”的答卷,以数字工会建设为抓手,组织“云宣讲”引领职工思想进步,打造“云课堂”让技能学习“一触即达”,完善“云服务”铺就稳岗就业快速路,通过“三朵云”提升产业工人获得感,打造“数智‘产改’”大场景。

  一种共识,释放改革不竭动力

  基层是推动“产改”不断深化的基础,企业是落实“产改”目标任务的主体,职工是投身“产改”实践的主力。基于这样一种共识,我省非公企业“产改”试点释放出不竭的动力。

  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省非公企业“产改”试点单位,在推动自身改革走深走实的同时,承担着为全镇非公企业“产改”探路的责任。与此同时,公司工会主席刘延安也有着另一个身份——嘉善县姚庄镇“工会专家团”团长。借助“工会专家团”的力量,为面上企业“产改”传递充足的动能,是姚庄镇的创新实践。目前,福莱公司工会在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实践中创新推出的“职工提案制”在多家企业落地生根;在“工会专家团”成员、嘉兴万源时装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姜海清的全力推动下,惠及职工劳动保护权益的生产案例互查制在全镇企业常态化实施。

  只要肯努力,就有大舞台。在“产改”实践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启动共同富裕行动计划,为员工打造全过程生命周期关爱体系,通过共富计划,让员工工作有奔头、生活有保障、家庭全小康。杭州圣奥集团着力打造共同富裕“幸福共同体”,通过引导职工自主经营管理,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2021年人均产能提升19%,职工人均工资每年增长15%以上。传化集团拓展产业工人发展通道,以精益带位制、梦想积分制等激励机制为特色的成长自驱机制为牵引,以训战结合的培训赋能机制为载体,助力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从模糊到清晰,从旁观到参与,通过一年的试点,我省产业工人投身改革的热情不断激发,持续高涨。来自四川的周晓明是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骨干,在“产改”实践中,公司建立了产业工人技能与工资薪酬相挂钩的津贴晋升制度,推出了业绩增长基金、股权激励、年金机制、购房优惠等多种激励措施。这些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的变化,让他对“产改”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对投身“产改”有了无穷的动力。

  合力探新路,一起向未来,我省非公企业“产改”方兴未艾。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书写上下同欲探路先行的 “浙江答卷” 2022-05-27 2 2022年05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