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盼头,灵活就业者更有干劲
■斯涵涵
据媒体报道,2023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的历史新高。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及消费转型,新经济业态拓宽了当下年轻人的灵活就业渠道。这几年,我国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动能,让每个普通人都有上进的机会,把他们的特长和聪明才智发挥出来。
上门代厨、喂猫遛狗、视频制作、网络主播、文案写手……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孕育出丰富的就业方式,据中国政府网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规模已达到2亿多,灵活就业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就业新选择。
曾经,一说到“灵活就业”,可能被认为是找不到工作而“打零工”,而随着数字化经济、新业态的发展,灵活就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被改写。相比以往的被动选择,现在思维活跃、擅长创新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群体成为灵活就业的主力军,无疑是市场竞争大环境与创新创业新业态综合作用的结果,值得肯定。
灵活就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模式,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不仅成为促进就业的一个良好途径,也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了便利。相对宽松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于求职者或企业,都提供了更多的尝试空间和选择机会,为人才创业就业、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土壤,既解了社会民生的燃眉之急,也激发了市场活力与创造力。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个人利用社交软件、知识分享、音视频网站等新型平台就业创业,促进灵活就业、副业创新。从《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从高校到社会,国家对于灵活就业人群的保障制度及相关措施近年来逐步完善。一系列保障措施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们的创业创新激情,让灵活就业者更有盼头、更有干劲。
当然,随着灵活就业群体的不断扩大,其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也成为值得深入思考、有效解答的新课题。
数字经济创造新职业,新形势需要新应对。我们非常乐见灵活就业成为就业创业的新支撑点,并为此做好相关工作。
各地应全面完善灵活就业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采取托底保障措施,严格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帮扶政策,加强对新兴经济模式的监督和管理,给这些从业者“系上安全带”,为灵活就业者提供更大更好的舞台,全面推动灵活就业平稳发展。
通过线上线下互通互融的方式,积极搭建就业、创业供需对接平台,助力年轻人的就业市场空间不断扩展,就业选择机会不断增多。
灵活就业者也应该合理设定职业目标,对灵活就业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积累职业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事业规划,以自信、积极的姿态、充分的准备,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进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