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维权

公路收费如何彰显民意

  ■阮向民

  据媒体报道,《收费公路管理条例》8月20日正式结束公开征求意见,高速公路离“长期收费”更近一步。专家预计,条例经过修改完善后,最快年内就可能公布实施。而在历时1个月的征求意见过程中,“高速公路将长期收费”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和追问:长期收费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重复收费?未来通行费会否降低?这些问题尚无最终定论。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结束公开征求民意,几乎所有的媒体在报道这条新闻中,都提到了这么一句话:高速公路离“长期收费”更近一步。而这一点恰恰是在征求意见稿中百姓呼声最强烈的。媒体之所以还是认定高速公路“长期收费”没有悬念,是不是想告诉大家,民意不可能改变条例的修订,征求意见只不过是按规定走一遍程序而已。

  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曾作过统计,中国收费公路占总里程的4%,收费公路总里程及所占比例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已建成的14万公里收费公路中,10万公里在我国。当然,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专家认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专项税收和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无力承担所有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和债务偿还的资金需求,所以收费乃至长期收费是必然的选择。

  去年年底,山东省政府作出“15条还贷公路到期后继续收费”的决定,称2013年,山东省内政府还贷公路亏损138亿元。而据媒体统计,过去10年间,上市公司山东高速的净利润总额累计达到137亿元;50%以上的主业毛利率,也远超公司内部的其他板块。

  这边是巨额亏损的账单,那边是盆满钵满的盈利,这些疑问不解决,公众怎么可能向高速公路长期收费投出信任票?

  如今,《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已经结束征求民意,修订后的条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版本现在还没有定论。其实,公众更希望看到的是,公路收费如何彰显民意,而不是一场程序游戏。


浙江工人日报 维权 00002 公路收费如何彰显民意 2015-08-24 2 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