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民声

“22个零分” 只为重塑 学术诚信

微观点:期末文章可以抄,毕业论文呢、学术科研呢?苏湛老师的“寻常之举”之所以能成为新闻,怕是在当下的高校,两种不良风气是司空见惯的:一是“要分”成风;二是“宽考”成风。

  ■邓海建

  近日,选修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课的学生,都收到了一封由授课老师苏湛发来的邮件。邮件由文言文写就,言辞犀利。苏湛给了22名学生零分,因为他们的期末文章被判定为抄袭。发邮件,就是要强调,“此分不可改”。

  何以“此分不可改”?因为“此风不可长”。

  期末文章可以抄,毕业论文呢、学术科研呢?苏湛老师的“寻常之举”之所以能成为新闻,怕是在当下的高校,两种不良风气是司空见惯的:一是“要分”成风。年初,1981名高校在校生参与的一项调查显示,35.4%的受访在校生承认自己向老师要过分。尤其到了期末,要分过年、要分毕业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是“宽考”成风。尤其是高校里的选修课,彼此心照不宣,互相都不较真。更何况,在倒挂的评价机制之下,高挂科率直接可能对应着教师的“风评”。或因如此,民间有个说法,“几乎每所大学都会流传一本‘水课大全’”。

  理解了以上语境,就能理解笔者在采访苏湛老师的时候,为什么要问出下面两个问题:如果判零分会影响学生毕业,你还会给零分吗?一口气给了这么多零分,会担心影响自己的风评吗?

  难能可贵的是,当事老师皆给出了坚定的回答。

  一桩“小事”,两般现实。一方面,学术诚信,兹事体大。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演进,如果到处都是挖坑设套的谎言,谁还有心思去务实求真?《2018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因学术不诚信被劝退的学生比例高达35.72%。眼下,“未发现韩春雨主观造假”事件甚嚣尘上,学术不端零容忍机制再度被热议。好在,《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等紧箍咒迭出,这些升级版的制度,旨在首先于高校之内构建起风清气朗的学术环境。

  另一方面,宽进严出,大势所趋。权威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增长超过150倍,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强调毕业生的质量。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对加强本科教育再次“加码”。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水课”,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这些决策取向,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强调的只是一个基本共识:本科不牢,地动山摇。

  曾有高校老师喟叹,“一个老师放水问题不大,可是我们都这样放水,那就成了冲垮教育的洪水了,蔓延出去就是冲毁这个社会的海啸。”以师道尊严重塑学术诚信、以教学规范严格过程控制,眼下来说,我们既要给敢于打出“22个零分”的老师撑腰,让他们敢于较真而无“后顾之忧”,恐怕更要将这种态势传递为常态化的学风压力、学术风纪。


浙江工人日报 民声 00002 “22个零分” 只为重塑 学术诚信 2018-09-15 2 2018年09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