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民声

心理服务体系 亟须补短板

  微观点: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各级相关部门,在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实际需要分析,尚有不少短板亟须补上。

  ■林上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3万余字报告中,有这么几句提到社会心理、社会心态,这说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实体经济、金融领域发生的一些困难、问题让人焦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往情境不同以往。不久前,笔者曾做过一个调查,某市唯一的精神病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与5年前相比,分别增长58.76%、57.95%。打开网络,各种因戾气造成的恶性事件频繁发生。

  经济越发达、社会越发展、竞争越激烈,社会成员心理问题越多,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也是发展中的问题,何况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于这一问题,关键是看我们是否提前化解、有效疏导,是否重视并积极落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各级相关部门,在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实际需要分析,尚有不少短板。如精神卫生资源缺乏,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比例严重不足。各地均不同程度存在心理咨询机构少、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低下、精神科医生难招、工作负荷量大,以及居民对心理健康认知度不够等问题。其实有的心理病症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显著缓解的。还有那些失独、离异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等,他们都需要心理健康辅导教育。

  至于那些间歇性精神病人,除了在急性发病期间接受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外,其余更多时间还需在家中由监护人配合接受长期的药物康复治疗。有的患者由于监护人缺乏护理知识,未能按时规范给患者服药,导致病情多次反复;有的监护人年事已高,自身都无人照顾,无力完成监护责任;有的患者由于长期患病不能康复,监护人失去信心。凡此种种,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将出现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

  当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并不仅是针对现已确认的精神病患者。人们不难发现,健康心理培育、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疾病诊疗等,目前在很多地方都是有欠账的。笔者以为,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能一般应付,必须高度重视、持续强化,措施也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文明道德教育、法制观念教育、优秀文化熏陶,夯实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平安建设机制等。


浙江工人日报 民声 00002 心理服务体系 亟须补短板 2018-10-20 2 2018年10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