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应大力帮学生发展“副业”
■朱小峰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的就业形势有些吃紧。一方面,部分员工尚未回到原先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大批2020届高校毕业生,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还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其中,有些专业就业受到整个行业的拖累,比如旅游、餐饮等,前景不是很乐观。
但与此同时,不少人已开启“跨企业、跨行业”的就业尝试,把自己的“副业”做得风风火火。疫情当前,用“副业”谋求发展,不仅彰显着年轻人追逐梦想、追求个性的特质,也揭示出一种危急时刻善于寻找“B计划”、快速转身的能力及其重要性。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无论有什么样的借口,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都是绕不过去的话题。换句话说,学生离开校门,成为一个无法养活自己的人,学校难道可以真的无动于衷吗?
固然,引导学生把本专业学好,所谓“术有专攻”,可以为他们走入社会奠定基础。但是,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当前的高职学生、本科生,甚至是硕士研究生,走到工作岗位上,相当多的知识技能都是从头来过,边做边学,现炒现卖的。
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与其单纯要求学生在本专业上着力,他们未必将来就能依靠这个专业知识技能安稳生存,还不如为他们创造一个多元发展的空间,带着多种技能进入社会打拼。
专业是学生的“主业”。学校也好,老师也罢,精力放在这里,没有问题,这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兴趣和爱好是学生的“副业”。学校也应该创造条件,支持学生的兴趣爱好深入发展,成为一种职业能力。
学好“副业”,并非一件轻松的事情。一方面,学校所能提供的条件够不够,是一个问题。前面提到,学生的就业能力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发展出来的,说明个人能力的积累和提升,关键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学生要在校园里发展自己的多元能力,要有场地活动空间、要有图书资料可供查阅,要有弹性化的管理手段作保障。另一方面,学生自己要有清醒认识,对于自己的能力要做好分析,自己什么样的兴趣爱好,能够成为将来的就业支撑,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等,都要明确。
人社部等三部门日前发布通知,遴选确定了16个新职业,包括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装调工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迸发出新动能,也给求职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机会。这种职业结构的变迁映射出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变化,对于职业院校和学生自己来说,都是机遇而非挑战。
英国学者怀特海在其《教育的目的》中写道:“如果我们把技术教育看作是吸引孩子,向他们传授一门高度专业化的手工技能制度的话,那么技术教育注定要失败。国家需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仅仅是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而是在一个合理的相关职能的范围内,从一个特殊工种转到另一个工种。”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院校大力帮助学生发展“副业”,正是为了这种“合理的流动”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