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科学

建设“智慧路” 处处见“智慧”

  ■小钰

  在杭绍甬高速上虞预制场钢筋焊接区内,全自动焊接机器人伸出一条长长的“手臂”,触碰钢板后,“指尖”顿时火光四射,没一会儿,精密的焊接工作就完成了。这是杭绍甬高速建设项目“智慧安监”现场会上的场景。

  传统的人力劳动被机器取代,效率更高、技术更好。“一个全自动焊接机器人比得上5个一流的焊接师傅。”浙江交通集团杭绍甬高速上虞预制场项目副总工程师冯炳森自豪地说。在一旁的钢筋数控加工区,弯箍机器人熟练地将生产好的钢筋弯曲成统一的“姿势”,整齐码放到指定位置,平均每分钟可以处理成品钢筋10多根,相当于5名熟练工,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人工作业的安全风险。

  作为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国家示范工程”及浙江省“标杆工程”,杭绍甬高速项目建设现场随处可见智慧化元素——数字化管理、指尖上生产、可视化监管,助力工程建设提质增效的同时,也引领带动浙江省乃至全国智慧高速公路的发展方向。

  上虞预制场共有11个车间,33条梁板工业化流水生产线,每道生产线共有7道工序,目前,这些均已实现智能化、机械化。“‘机器换人’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平均每天可生产25片梁板,高峰期能达到35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冯炳森说。

  生产的同时,车间内智慧监管手段也处处可见。车间过道上,一款造型别致的巡查机器人来回穿梭,协助安全员完成解决安全隐患、巡逻监控以及事故预警等任务;高处的AI摄像头能自动识别工人的劳保用品未正常穿戴、吊装区域人员进入等违规行为,并通过现场广播、通知现场负责人等形式提醒工人改正;吊车、塔吊、龙门架、大型运输车辆等特种设备可利用人脸识别、物联网感应等监管手段来实现“定人定设备”的智慧监管,还能监控设备运行过程中各项指标,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智慧安监’最大的优势就是让数据‘多跑路’,提高项目安全监管效率,实现‘看得见、管得住、可追溯’的智慧安全监管目标。”浙江交通集团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指挥部安全处处长伍建和说。

  据了解,杭绍甬高速是绍兴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两横两纵两联结”通道建设的重要工程项目,预计2023年完工。该工程之所以引人瞩目,不仅因为它是杭甬间的第二条大通道,还因为它将被打造成“智慧高速”:将通过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有效提升高速公路运行速度,支撑车路协作式自动驾驶。


浙江工人日报 科学 00003 建设“智慧路” 处处见“智慧” 2021-10-26 2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