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读书

一碗茶汤 照见半壁江南

——读王旭烽《望江南》

  ■林颐

  主流叙事的小说不容易出彩。一来,读者看惯了形式多样的文体,胃口养得刁了;二来,怎样均衡红色价值观与文学的自主意志,难以把握。

  王旭烽的小说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难题。这位被江南烟雨浸润的作家,继“茶人三部曲”之后,又完成了长篇小说《望江南》,这些作品构成了统一的整体,不断讲述生活在杭州的忘忧茶庄杭氏家族跌宕起伏的命运,以家族历史证见时代风云。王旭烽小说丰富的文化元素、文人趣味和地域的写作视角,让它们在同类作品里脱颖而出,具有个人鲜明的特色。

  小说以陈布雷的葬礼为开端,酝酿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这场葬礼牵连着微妙的人际关系和党派立场,杭家这代的当家人杭嘉和沉稳持重、遇事三思的性格,就在这幕场景里展露无遗。隐踪在外、周旋于政治圈子的杭嘉平也在此时归来,他的神秘身份与担负的任务,即将引发浙江政局的动荡。两位男主角的出场,落笔不凡,纵横牵绊,小说的布局初见雏形,人物也立得住,一部好小说的气场就出来了。

  《望江南》写得好的另一场景,是小年夜祭灶。山中养病的杭盼带着国民党飞行员曹家远回家,杭汉和黄焦风不见人影,黄娜以为是叶子从中撺掇,发生争吵。焦风是嘉平新婚妻子黄娜的孩子,而庸俗不堪的黄娜实际是骗婚赖上嘉平,嘉和夫人叶子是日本人,与嘉平离婚后与嘉和同居尚未正式成婚,另外,方越是嘉和的前妻方西泠与汉奸李飞黄所生的儿子,八面玲珑的西泠现下与美国记者凯尔打得火热,想要带方越或杭盼去美国……如此复杂的多角关系,围绕着年轻一辈的恋情、家族的密事与围墙外隐隐传来的风声,写作难度是很大的。

  王旭烽处理得很好,让我想起《红楼梦》的中秋宴,旧时民俗做了幕布,大家族聚会,登场的人多,热闹,喜庆,然而,一丝丝苍凉渐渐地沁了出来,像张爱玲所说的,“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那一场家宴,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栩然纸上,分配到的笔墨不多,而那些隐含的枝节,旁支斜出,交错罗织,一张网悄悄地罩了下来。

  在众说纷纭、人头攒动的一派嘈杂中,王旭烽捕捉住了每个人单纯的、简明的、真实的声音。历史是看不见的存在,巨大的目标就在前方,它要退回到个人,退回到每个人具体的境遇和行为举止,每个人的内心想法,历史才会变得鲜活。红色叙事不能虚张声势地打出旗号,直接征伐庞大、无名的社会,要把视线聚焦在个人的身上,王旭烽以她的机敏和诚实,发现了与历史对话中的真我。

  《望江南》的优点,还有语言特色,张弛有度,不乏抒情和诗意。人与人之间原本亲密的情感,要怎么抵御大时代轰隆隆转动的车轮呢?书里的几段恋情,嘉和与叶子、杭盼与曹家远、杭汉和焦风,寄草与罗力、杨真与邹远志,都写得单纯而美好。嘉和叫叶子“小绢人儿”,叶子叫嘉和“大哥哥”;曹家远心念杭盼,经年之后,从台湾驾机投诚大陆。那些长久的等待,长远的厮守,不时涌动的一点点浪漫,有风情的细节和情境,那些近乎童话的至死不渝、刻骨铭心的爱意,是杭家人在世间立足的锚;爱,是作家赋予人物抵御时代风沙的盔甲。

  杭嘉和是家族的中心人物,是书中最通透的人,他以淳朴诚挚之心待人,以无为退忍之心做事,在航道变更之际,他把住了风向和舵。书中有一段,嘉和接到右派分子方越的来信,信写得朴素得体,嘉和深感,方越已经感染了杭家人对美感的感悟力、精行俭德的茶人气质。我想,这句评语是对茶人精神的高度概括。人生如茶,所有的波澜、所有的辉煌终归会趋于平静,但好茶可冲七泡仍余韵缭绕,虽淡如白水却依旧清香悠远。

  好书如茶,斟一碗茶汤,细细地品一段历史。


浙江工人日报 读书 00003 一碗茶汤 照见半壁江南 2022-05-17 2 2022年05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