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职工

在“三无”小岛上 “织网”

解决海景不能即时分享的尴尬

  记者金钧胤 通讯员徐蓉蓉报道 舟山,是一座旅游城市,无限的海景风光总会让人情不自禁想拿出手机与亲朋好友分享。但随着乘船离岸而去,手机信号也变得飘忽不定。如何让海上信号也能和陆地上一样稳定?是中国移动浙江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简称“舟山移动”)长期在探索研究的课题。

  周靖皓是舟山移动网络部动力专家,他一直以来在研究如何利用新能源解决基站持续供电问题,“海上不像陆地,需要面临没有电、没有光缆的难题。”为此,公司专门组建了一支以年轻研发力量为主力的队伍——“织网人”,周靖皓是其中一员。“织网人”共有8名成员,平均年龄29岁,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62%。

  为了解决普陀山航线信号覆盖问题,经过多方考察,舟山移动最终选定了普陀山航线中途的柱子山无人岛作为建设基站的地点。这座悬水小岛面积小,地处偏远,岛上无居民、无淡水、无市电,是个名副其实的“三无”小岛。想在这样一个小岛上建设基站,其建设难度不言而喻。

  在建设前期,周靖皓与队员对实地进行了多次考察,制作模型进行模拟建设评估。经测算,如果用传统建设方式,需要接入海底电缆,通上市电,再把设备用船运上岛并定期派人检查和维修。“这样一来,一座5G基站的建设周期就要100天以上,耗费时间长,日常能耗高。这既不符合效率最大化,也与我们公司的绿色行动计划背道而驰。”早在2021年,中国移动就发布了《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白皮书》,在周靖皓看来,对于舟山这座东海之滨、千岛之城来说,建设绿色网络构架,弘扬绿色低碳理念,更是建设美好家园的题中之义。

  “织网人”多方联动研究前沿技术,反复论证确定最优方案,最终决定采取攻坚动力高续航保障与大带宽数据回传方案。“这个方案在全国海岛内也是首例。”周靖皓介绍道。有了计划,“织网人”第一时间付诸行动。项目组成员及施工人员乘坐着小船,经过两三个小时的海上颠簸到达岛上进行勘测、施工,依靠着肩挑手扛将设备运输上站。去年,柱子山无人岛基站成功开通,这也是浙江首批通达5G信号的无人岛。截至目前,类似的建站技术已广泛应用至舟山的12个偏远小岛。

  其间,“织网人”还创新实现了“风光油储+10G微波”一体化建站模式,即光伏作为主用电源、风机作为补充电源、电池作为后备电源、油机作为应急电源、10G微波作为传输路由,叠加AI技术进一步降低无效能耗,以满足“无市电、无海缆”海岛场景下供电及传输保障需求,打造不间断电力输出与大带宽高性能传输接入的新型业务保障模式。

  经效益测算,基站入网后,带动航道数字经济发展,成功打造了数字普陀山口碑,仅航道手机流量可每日增加200~450G,语音话务可每日增加30~50erl。通过绿色无污染的光伏及风力发电保障,绿电发电量可达到90kW·h/天,绿电占比达到95%以上,减少油机运行油耗达5000L,减少碳排放达14.5吨,有效保护了普陀山旅游环境,也贯彻落实了国家“3060双碳”战略目标。


浙江工人日报 职工 00002 在“三无”小岛上 “织网” 2023-03-22 2 2023年03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