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健康·养生

介入治疗清除肿瘤时 保护了患者机体功能

  ■记者王艳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它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做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用导管技术或穿刺针对病灶进行局部治疗。

  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邵国良介绍,该治疗方法在清除肿瘤的同时,把保护患者机体功能作为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也更加遵循个体化、人性化和理性化的治疗原则。例如肿瘤生长需要大量攫取人体营养,但如果没有血供,肿瘤也就无法生长,而介入治疗就可以通过导管,将栓塞剂直接注入到供血动脉,将其阻断,“饿死”肿瘤;也可以将高浓度药物直接灌注于肿瘤供血动脉局部,将肿瘤“毒死”;还可以利用射频消融,将电极针刺入肿瘤,之后释放电流,产生高温,肿瘤就能被“烤死”。这些微创介入的新方法,因为不用开刀,穿刺点只有几毫米,使一些难治之症、不治之症有了新的治疗可能,且患者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快。

  那么,介入到底能治疗哪些疾病?邵国良介绍,介入涉及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泌尿、妇产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比如:

  非血管性疾病:良恶性肿瘤所致阻塞性黄疸(胆道阻塞)的内、外引流术或内支架置入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治疗。

  血管性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狭窄、阻塞的溶栓术或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外伤性血管狭窄、布-加氏综合征、动脉夹层的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动脉瘤的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或栓塞治疗;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

  出血性疾病:外伤性出血如:肝脾破裂、肾损伤、盆腔出血、消化道出血的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为了减少手术中出血,术前行切除病变供血动脉栓塞治疗。

  肿瘤性疾病:如肝癌、肝血管瘤、肾癌、胰腺癌、盆腔肿瘤、骨肿瘤的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以及部分肿瘤的微波消融、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

  生殖系统疾病:如输卵管狭窄不通所致女性不孕症微导管、微导丝再通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栓塞治疗;宫外孕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等。


浙江工人日报 健康·养生 00003 介入治疗清除肿瘤时 保护了患者机体功能 2017-10-31 2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