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民声

“让座感谢卡” 是一种感恩互动

  微观点:一个公交车座位,浓缩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这里所说的文明,不仅指年轻人尊老爱老,也包括老年人以“让座感谢卡”来表达感恩以及推己及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文明、温馨。

  ■盛会

  给老人让了一次座,收到一声美好的祝福。1月10日,说起在武汉地铁4号线经历的这一幕,黄冈师范学院女大学生李梦颖(化名)备感温暖,她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个八旬老人,没想到收到一张用英语写的感谢卡。此外,上面的英文还显示老人是一名86岁的数学老师,这是他发出去的第839张感谢卡。

  近年来,关于让座的新闻一直不断,但大多数都指向让座者,由此引发的争议,无论是从道德还是法律层面展开,核心也都是让座者——让座者有没有不让座的权利、该不该出台规定强制让座等。因此,这条“让座感谢卡”的新闻让人耳目一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如果被让座者多一点体谅感恩之心,与让座有关的争议会不会少一些?

  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社会道德和礼仪层面说,任何一个人得到了陌生人的帮助,都应当表达感谢、感激之情,这是起码的礼仪和礼貌。武汉86岁的数学老师向给自己让座的乘客回馈一份“让座感谢卡”,这和那些当仁不让地享受他人让座却连谢谢都不说一声,甚至还扬言年轻人让座是理所当然的老人比起来,实在是天壤之别。在这位八旬老人看来,别人不让座是权利,让座是道德高尚,领受他人好处,就得心存感恩。

  让座从来都是个体基于自我意愿的自由选择,这是一种个人美德,无关公共道德,更不是硬性责任。年轻人尊老的同时,也需要老年人对年轻人奉献爱心的尊重。老人制作感谢卡回馈让座者,则是对这一常识的再次重申,也更符合大众对让座行为互动的期待和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注定了对于“感谢”会有完全不同的认知和实践。“让座感谢卡”是一种感恩互动,这样的感恩互动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启示意义。

  总之,一个公交车座位,浓缩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这里所说的文明,不仅指年轻人尊老爱老,也包括老年人以“让座感谢卡”来表达感恩以及推己及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和谐,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文明、温馨。


浙江工人日报 民声 00002 “让座感谢卡” 是一种感恩互动 2018-01-13 2 2018年01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