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职工

老有所为的浙江三建退休架子工黄美泽:

“我要一辈子 为人民发光发热”

  通讯员徐存龙报道 他年轻时当过兵,随着部队走南闯北,最后成为了一名建筑工人,他就是浙江三建退休架子工黄美泽。当看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时,92岁的黄美泽老人激动得红了眼眶。

  “热情、开朗,做事有激情。”这是街坊邻居对黄美泽的一致评价。虽然年事已高,但还是能经常看见他主动打扫楼下60多米长的公共走道。大伙儿见黄老坚持不懈地打扫卫生,要求给他发工资。公司领导去看他提起这件事,这位实在的“90后”支起扫把说,“为人民发光发热都是应该的,钱就不要了,就是扫帚太费,多给我买几把扫帚吧!”

  1927年出生的黄美泽,1951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7月,他所在的部队为了祖国建设的需要,来到了陕西省西安市,他也成为了一名架子工。

  对于当架子工的那段经历,黄美泽记忆犹新,“我是架子工,也叫竹工。”黄美泽介绍说,在那个年代,脚手架都是毛竹绑扎的,用来绑扎毛竹脚手架的绳子也是用竹篾做的,建设一栋楼需要的竹子堆积如山。搭设脚手架是个粗中有细的活,立杆没有竖直,没有做到定位定距斜支撑,支架就会倾斜、垮塌。在搭设脚手架过程中,竹子上很多小竹签、小毛刺,稍不留意扎进了手掌、脚掌,疼痛难忍,即使戴了手套有时也不能幸免。毛刺嵌入手掌、手指,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化脓,手掌就会肿得像个馒头。

  “记得那年建造兰溪铝厂100米的烟囱,就是我搭的架子,100米啊,平地起烟囱,周边没有高房子,感觉烟囱都要顶到天了。”黄美泽老人开心地回忆过去,当时的年轻人有一股子冲劲,手拉肩扛硬是3天干了10米,干到节点,大家就拿着大红的喜报,敲锣打鼓地向党委报喜。100米高的烟囱建好了,很多建筑工人都不敢相信,这么高的烟囱竟然出自自己的手,绕着它转了好几圈。

  随后,黄美泽等一批建筑工人就一直奔波在建设工地上。“头顶蓝天,脚踏黄土,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成了他们最真实的写照。黄美泽先后参加了萧山宾馆、浙江涤纶厂等项目的建设。其中,浙江涤纶厂是浙江三建第一个国家银质奖工程,萧山宾馆是当时萧山最高的建筑物。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脚手架已从当年的毛竹、竹篾变成了如今的钢管、扣件。这两年,承插型盘扣脚手架使用率越来越高,这种新型的脚手架经过荷载检测,钢管与钢管交口都是盘扣,搭设时卡口对准,插口对上,一拉一按,即可连为一体,横平竖直,不仅承载力是竹子脚手架千百倍,更是美观大方,安全系数高。而建造百米以上的建筑早就采用现浇、滑模等新工艺,竹子脚手架已成为“尘封的记忆”。

  “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了,这是我们这代人想都想不到的,感觉很幸福。我的想法很简单,一辈子为人民发光发热,哪怕只是干好一件小事,那也很快乐。”黄美泽老人乐呵呵地说。


浙江工人日报 职工 00002 “我要一辈子 为人民发光发热” 2019-10-09 2 2019年10月09日 星期三